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形象杂谈

(2022-04-24 08:22:58)

网络文学“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形象杂谈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描写留城知青的网文极少,原因应该是这些知青生活的戏剧性冲突太少。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描写下乡农场城市知青的网文也不多,原因主要是农场知青的生活环境比较单调,因此戏剧性冲突也不多。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形象归纳起来有几种

“寄养”农村的下乡城市青年,尤其是女知青

七七年高考后的“范进”与“陈世美”

下乡城市知青基本都不带“金手指”网文中的“金手指”都给予重生或穿越的农村青年

网文“七十年代文”中最好的下乡城市知青形象,是穿越或重生在七十年代的知青,他们凭借着“先知先觉”学习功课,考上大学。

虽然几乎全体网文作者都没有真正接触过下乡城市知青,单他们的描写基本上符合那些青年的真实形象,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住了下乡城市知青的本质:农村的“路人”,他们确实不可能为农村带去工业化的力量。

不过网文“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的形象比较单调,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原因还是网文作者收集的素材有限,只能凭印象写作。

比如,七十年代文中下乡城市知青中的“知青混混”、知青干部、知青“工农兵大学生”、知青赤脚医生、“躺平的知青”,“工农兵大学生”与七七年新大学生的冲突,等等,其实那些都能在知青的回忆网文中找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