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均建于明永乐年(1402-1424)间,两座牌楼形制相同,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木牌楼。东单牌楼楼额大书“就日”,西单牌楼额大书“瞻云”。就此两词解释有二:一是典出《史记·五帝本记》:“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即东边看日出,西边望彩云。因此,东单牌楼也被称为“就日坊”,西单牌楼也被称为“瞻云坊”。二说仍是引用的《史记·五帝本记》,但解释却截然不同。《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 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貴而不舒。”
意思是:“帝尧的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彩云一般光彩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他尊贵却不放纵。”据此,“就日”和“瞻云”二词应是歌颂皇帝的用语,而不是东边看日出,西边望彩云!另外范仲淹的《明堂赋》有:“望云而就日,歌尧而颂舜。”的句子,看来“就日”“瞻云”的确不是看太阳望彩云的意思。
1916年,袁世凯将东单牌楼的“就日”楼额改为“景星”,将西单牌楼的楼额“瞻云”改为“庆云”。
1923年因两座牌楼因影响交通,都被拆除了。
长安街的东西两端,明清时就是以东单和西单为界,而今仍如此。
牌楼种类很多,大致分为街道、宫廷园囿、桥梁津渡、庙宇、官署、陵寝、专事等牌楼。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属于街道牌楼。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牌楼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独特景观,类似于西方都市中街道上的雕塑、凯旋门和方尖碑等。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就是东单路口和西单路口街道上的“雕塑”,这两座“雕塑”自明朝永乐年间始,直到今天仍以牌楼的名称形式,标识着北京城的两个著名地区——东单、西单。由于两座牌楼都是单座的,标准名称是“单牌楼”,一座东,一座西,所以就东单牌楼、西单牌楼,简言之:东单、西单了。
另,2008年西单牌楼在西单文化广场重建,重建的位置在原牌楼向东约偏北120米的地方。楼额仍是“瞻云”。有人认为,其规制与原西单牌楼出入较大,美感上较原牌楼差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