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幅画是仿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梅妻鹤子图》绘制的,描绘的是北宋诗人林逋的传奇故事。林逋(967—1029年),字君复,钱塘人。年幼时父母早亡,贫寒的家境和困苦的生活,使他从小瘦弱多病,郁郁寡欢,养成了孤僻沉静的性格;同时也使他很早就开始发奋读书,通读经史百家,最终成为北宋著名的诗人。
林逋个性恬淡,不求名利,布衣终身。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于西湖孤山,虽然20年足不入城市,可名声远扬,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谒。宋真宗闻其名,赐予粟帛,并要求地方官员照顾他的生活。不少人劝他出仕,均被婉言谢绝。他同范仲淹、梅尧臣都有诗歌唱和。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记载:林逋喜梅爱鹤成痴,在住处种了许多梅树,养了两只仙鹤。他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门童便开笼放鹤,林逋见鹤翱翔于空,就知道有客来访,必棹舟而归。林逋一生未娶,人们见他种梅养鹤成痴,就以梅妻鹤子来传颂他。林逋年老时,在住处旁修建了自己的墓地,并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在这首诗中,林逋对自己高雅闲淡的一生做了总结。天圣七年(1209年),62岁的林逋病卒,宋仁宗赐谥号“和靖先生”。
林逋不仅喜梅爱鹤著称,更以善长书法与诗歌而流芳后世。他的书法瘦挺劲健,风格独特。明代沈周曾写诗赞道:“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林逋的诗词,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著明诗人欧阳修、黄庭坚也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丽的诗句,但林逋并不想以诗出名,总是随写随丢,传世的不多。经后人收集,尽得其诗词300余篇,汇集成册,题名《林和靖诗集》。林逋的咏梅诗《山园小梅》一直在民间广为传诵。其中“疏影”“暗香”两句,被誉为咏梅诗的千古绝唱: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另,林逋《行书自书诗卷》局部图《孤山雪中写望》: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