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怨他人 自掘死地.
(2014-01-05 17:07:04)
唐初民部尚书(财政部长)刘文静,自认为才略功勋都在尚书仆射(国务院总理)裴寂之上,“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每到朝廷议论政事的时候,只要是裴寂认为对的,他一定反对,史载“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两人的矛盾日渐激化。
一次刘文静与其弟刘文起(正四品官)在一起喝酒,酒酣之时怨心大起,拔刀击柱恨曰:“会当斩裴寂首!”此景被刘文静冷落的一小妾所见所闻。
刘文静家中常常闹鬼,其弟刘文起招来巫师在星夜之下披发衔刀驱鬼,小妾见此,为解冷落之恨,遂使其兄向皇上李渊检举刘文静有谋反之心。李渊得报即遣裴寂、萧瑀(吏部尚书)审问刘文静。刘文静坦言:当初太原起兵,我担任司马,与裴寂地位声望大略相同,(时裴寂为长史,类国务秘书长)“今寂为仆射,居甲第”,而我官位、受赐,都和平常人没有区别,我“东征西讨,老母留京师,风雨无所庇。”由此心生怨恨,酒醉不自控,发怨言。李渊听此言后对群臣说:刘文静谋反是清清楚楚了!
萧瑀等都认为刘文静没有谋反,史载秦王李世民为之固请曰:“昔在晋阳,文静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克定京城,任遇悬隔,令文静觖望则有之,非敢谋反。”这时裴寂立即警告李渊:“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贻后患。”听臣下两种意见,李渊“低回久之”最终采取了裴寂的意见,“文静及文起坐死,籍没其家。”刘文静、刘文起全部处死,没收全部家产。
可叹刘文静在李渊起兵之初谋大策画神机,为开国元勋,只因视裴寂为碌碌之辈,心不甘于裴寂之后,心有怨恨、言有怨声,最终为裴寂一言而葬于黄泉之下,其死时年52岁(武德二年
公元619年),正可谓:以怨发声者,祸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