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台湾鹿港小镇天后宫龙山寺摸乳巷旅游 |
分类: 旅游随拍 |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4、之后经历嘉庆二十年(181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和十一年(1936年)以及大正11年(1922年)等多次重修,形成今日規模
5、是台湾唯一奉祀湄洲祖庙开基圣母神像的庙宇
6、天后宮每年的农历3月23日妈祖圣诞,总是吸引大批香客涌入參拜,盛況空前。
8、买十送一没啥,关键是自己投钱自己夹蛋,还有那个阿公有交代,是不是让人心暖暖的
11、转着转着走进了九曲巷。曲巷是为了阻挡鹿港冬季强烈的海风而设计,“曲巷冬晴”意即在此,注意上方有一段瓮墙
12、一座仿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的西式小洋楼出现在我们面前
15、这座洋楼原是鹿港有名的富豪-辜显荣的宅第。1973年,辜氏家族捐献此栋洋楼而成立了民俗文物馆,館內收集了许多鹿港当地文物。
17、龍山寺公認是台灣現存最佳的清代傳統建築,有台灣紫禁城之稱列為第一級古蹟。
18、鹿港龍山寺的建築共分三進,由外而內為山門、中門、戲臺、拜亭、正殿、後殿及左右廂廊
22、有敲鼓的
23、还有撞钟的
24、最后我们来到了霍霍有名的摸乳巷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与福建泉州晋江县的蚶江正式设口对渡后,鹿港大量汉民涌入,商船云集,店铺栉比。至道光末年的六十多年间,被称为老鹿港的“黄金岁月”。其后,浊水溪泛滥,鹿港因港口淤塞,和日据时铁路未能路经等缘由而逐渐衰微。
鹿港原本是河港,后来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加上先天河砂淤积问题日渐严重,最后终成废港。而台北的繁华相较于鹿港纯朴的环境,亲近的渔村风貌以及传承下来的艺术文化,成为了远在外地工作的鹿侨心中永远淡淡的哀愁与怀念。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足堪印证当年的盛况,而在港口和市街结构上,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