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2012-02-19 11:39:19)
标签:

2011年

影像

广西涠洲岛

北京胡同

新疆喀什

分类: 旅游随拍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本未打算对2011年影像做总结的,但我经常发帖的俱乐部要开年会,要我展示一下2011年拍摄的照片。在整理照片时,我发现真正带给我感动的照片是我在2011年行走时,拍摄的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

 

    2011年是我行走最多的一年,从1月的广西到11月的印度,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也拍了很多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也就几张,而这几张照片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带给了我感动,这几张照片不见得是我拍摄中最好的,但它们确实感动着我。

 

    第一张是2011年元旦拍于广西北海涠洲岛的渔村,我们居住的房东家里。老奶奶是我们房东的亲戚,就住在我们房子的旁边。那天玩回来后,在房东的院子里等着吃饭,昏暗的灯光下,看见一位老人在旁边的房子里出出进进,当时就对奶奶充满了好奇。跟房东闲聊才得知老奶奶今年82岁,独自一人生活在这里,有六个闺女,三个嫁到了岛外,三个嫁到了岛内别的村子,曾经有一个小儿子,在三年困难时期被老鼠咬了,得了重病死了。房东还说,老奶奶很善良,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以前每天晚上都要去教堂做祷告,后来亲戚们不放心,只让她星期天去。她自己烧火做饭,打扫卫生,还自己劈柴,自己能做的事从来不麻烦亲戚,还说那天她自己劈了一天的柴。那天我拍了老奶奶做饭打扫卫生,后来听说她又去后院劈柴,就跟了过去拍了几张,其实这张照片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我想记住这位勤劳善良的老人。

 

 

2、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二张是去年的大年初一,与几个影友一起去拍胡同,也不知怎么一抬眼看到了这样一幕,当时心就这么的动了一下,赶紧举相机拍了三张,一张报纸刚拿出来,另一张已经放入报箱里了,只有这张报纸很清楚。由于临时抓拍,没来及改参数,速度慢了,人有些虚,但我比较喜欢,即将拆除的房屋与大年初一坚守岗位的邮递员应该也是一种对比吧,所以就选了。

 

 

3、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三张是我去年七月去新疆塔县出差时拍摄的。办完事后,当地的朋友说是去当地的类似农家乐的地方看看,我婉言谢绝,我说希望到真正的塔吉克人家看看,就这样去了他们家。他们很热情把家里自酿的一锅酸奶还有馕都拿出来招待我们,我们把人家的一锅酸奶喝了个底朝天,临走时,我过意不去,塞给了女主人100块钱,她死活不收,我愣塞给了她,就在我们走到门口时,她跟了出来,把100元递给了她丈夫,说明是我给的,她丈夫又表示不要。我突然看到那面墙,以及灶台上的用具,与他们形成一幅很生动的画面,就提出在那里给他们拍一张照片,由于当时房间里很黑,我抬头看到了天窗,就让他们看向那里。这张照片在论坛上发过,很多人有异议,觉得看向上面很不自然,但我很喜欢这张,塔吉克人的质朴在他们脸上,还有那面墙,那些厨房用具都很吸引我。

 

4、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四张是七月新疆喀什的高台民居,进去不久就听见这扇门响,一看是孩子被锁在了院子里,他们想出来玩耍。孩子很狂躁,在不停地动,无法在眼睛上合焦,拍了好几张都虚了,最后调高感光度拍摄了两、三张,喜欢这张的锁与孩子娇嫩的脸对比

 

5、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6、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五张和第六张是八月去青海玉树囊谦拍摄的。那天其实是为了拍三面环水的嘎丁寺,后来就说去那里看看,结果就看到了这个孜荣小学,在得到老师的许可后,我们进入了三年级的教室。看到两人一本的破烂课本让人心酸...第一张是想说明孩子的天性。我在拍照时,孩子们正在专心读书,但我想我们的到来肯定会使孩子们好奇,果不其然,一个小男孩在读书的同时,忍不住瞟了我一眼,我飞快地按下了快门,孩子的天真在这一刻被凝固。第二张是在我们将要离开时,正好赶上了学生的第三顿饭——袋装方便面外加一根火腿肠。看着一大壶开水倒入小手抓住的一袋袋方便面中真让人捏把汗,好在高原的开水没有100°C吧,要不真要有烫伤了。这个学校是由嘎丁寺活佛投资援建的,所以学生中有小喇嘛,当时这个孩子自己独坐在一处,用手吃方便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镜头。

 

7、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七张是去年十一时随旅行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所拍摄。圣索菲亚大教堂本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我牺牲了午饭时间一个人独自前往的。导游只给了我25分钟,人很多,我匆匆地走了一圈,在即将出大门时,突然从入口处看到了教堂窗口的光撒在了这位妇女身上,很动人,我抬手就拍了一张,人的位置有些偏,背景也不够干净,但人已经走远了,我没有时间再进去找角度,也没有时间在这里等下一个人到来。有时候想想摄影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缺憾,不过也正是这种缺憾才使我们不断地去追求。

 

 

8、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9、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八张和第九张是去年11月在印度的瓦拉纳西边拍摄的恒河沐浴。恒河沐浴对于印度教徒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说是能洗涤罪恶的圣水,每天都有数万的印度教徒到恒河沐浴和举行宗教仪礼。我拍摄了很多照片,从中选出了两张,一张多人的,可以看出沐浴虽是一种宗教仪式,但也不乏轻松愉快的场景,让人觉得在恒河沐浴是件很幸福的事。另一张是单人的,可以从这个人的神情中感到沐浴的神圣。

 

10、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十张是在印度德里的贾玛清真寺里拍摄的,因当时礼拜已经结束,他一个人还跪在那里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为了不打扰他,我没有靠得太近,拍摄了几张后走了过去,等我回头再看他时,被寺中长长的走道以及红色的墙吸引,他与整个环境有一种说不出的微妙感觉,我赶紧又按下了快门。这是一张我非常喜欢的照片,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走过之后一定要回头看,意想不到的画面可能就在那里等着你。

 

 

11、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12、
2011年行走中的感动

 

    第十一张和第十二张恒河之祭的照片,一是因我一直被那个祭河感动,另一个就是我为了拍这组照片去了两个晚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个晚上我坐在船上观看的这个祭祀活动,船很多,既有游客又有远道而来的印度教徒。船上虽然能看到整个场景,但因为有距离,无法真正融进去。第二个晚上我来到了祭坛边,教徒们就在我身边,鼓声铃声祝颂声就在耳边,大家和着祭司高声吟唱,虽听不懂,但也忍不住加入了其中,每个人都很友善,看见我拿着相机,都闪身让出位置以便让我看得更清楚些。第十一张是在船上拍摄的是祭河开始时,第十二张是祭河完毕时,这位老人仍面向恒河不肯离去。

 

    相关博文如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