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烦恼(二)

标签:
高考主动学育儿 |
分类: 亲子 |
编者:2012年暑期伊始,和孩子关于制定暑期计划的谈话失败,和以往不同,我这次不想再谦让儿子,我要坚持,为了能尽早说服儿子,我在教育论坛泡了一天,寻找和儿子相同背景的案例,借鉴前辈的经验,终于,一篇2012考生家长文章让我感动和感同身受,于是给楼主C写信,楼主的回复让我如获至宝,一下子明了,在这条路上,我并不影只形狐,有同路人,且有相当多的成功人。
感谢互联网,让孩子爸妈也能享受到分享的喜悦和快乐,让我们能在几个小时、几天内,和一个陌生人完成这样有价值的沟通,万分感谢楼主C及时又深刻的回复,谢谢!
以下,是我和楼主C的对话:(之一)
我:
您好楼主,我是2013考生家长,您高三前的心路历程,感同身受,
我们有太多相似处:小学六年级才开始的奥数和英语恶补;小升初的图文并茂如同书籍的简历;小升初为孩子能上好学校,追逐校长,当面推介;中考后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孩子兴趣、视野、知识面和体能的培养;承诺孩子的事情再纠结也忍着,坚守承诺。
不同处:小升初孩子只上了普通校的实验班,中考进入海淀市重点实验班;孩子高二数学成绩出现问题,连续几次考试频频失误,我要求他上补习班,他坚决不上。分析原因,也不是基础问题,是心理问题(您孩子是抵触老师,我儿子是喜欢老师,太想在班主任科上有好的表现),这也源于老师对孩子的喜欢和尊重。
所以,很想请教您,您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孩子的心理障碍。先谢过!http://cache.soso.com/img/img/e183.gif
楼主C:
回复宇笈
您太客气了,一起交流吧.
我孩子也在市重点,各班级配备的老师都很强但不均衡的现象存在,孩子们私下攀比心重,抵触某科或抱怨老师我发现多来自某老师教学经验和态度不佳,其实教学水平肯定无问题,但劝说多次发现无果,孩子们心理上的坎难越,我一贯反对校外补习但这次就找了"一对一"校外辅导老师,明知道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目的就是尝试解决孩子心理问题,以事实让孩子去做对比,两次补习下来自己就不去上课了,认为瞎耽误时间,感觉到了还是身边的老师更负责,心里开始接纳和承认了事实,爱主动找老师咨询了.说上面经历是想表明:课外补习我强烈不主张去,只有增加孩子的负担,补习机构为什么那么盛行?
呵呵,抓住了家长和孩子心理上的不塌实,大发横财.为此,换个角度看补习,权当把它做为工具,帮你心理安慰和辅助孩子,如从中悟出什么豁然开朗也值得一试,但一定别报长期班,别信忽悠,高三期间一定相信学校跟着老师走.
但要走多远?陷多深?值得时刻警惕.当今的学校缺乏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辅导,越往后老师越忙,说话越含糊,怕担责任的心理越强,我有体会,老师的话不完全可信,无论好与坏都别太当真,千万别迷失了自我.您的孩子受某科老师宠爱是好事情.我孩子也是个"顺毛驴",老师鼓励和称赞后干劲十足,刺激某科成绩取得进步,但我发现孩子无形中背负上了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容易跑偏,我观察孩子每晚做什么?每科占多少时间?
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偏科现象严重,学校大考我孩子两科曾多次名列全年级第一和第三,平时孩子就爱抱着这两科猛攻不舍,模拟阶段越想考好就越考不好,越想保住名次就越下滑了,这在心理学上叫"“目的颤抖”.重点校重点班的孩子们都要强,好胜,也爱脸面,这一心理普遍有的,说来道去是心态扭曲造成的成绩畸形,其实,解决起来也无良药,如同感冒主要靠自愈,家长无非是要帮孩子尽早甩掉思想包袱,丢弃任何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务实对待自己.
我常嘱咐孩子脸皮要厚啊,几次失误和下滑算不了什么,不要在乎老师怎么评价?
高考前一定不去攀比,自乱了阵脚,只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
高三家长帮孩子卸压是重中之重,您可适度调低预期(包括高考志愿目标),以前突出的科目不需要强求保持领先名次,高考前那么多科目一定保持均衡和同步推进,
时间精力有限必须有取舍的,必须容忍下滑,哪怕幅度很大也无须惊慌,无论大考还是模拟成绩都别太当回事,说起容易做起难啊,考前的家长很纠结难取舍但也一定别把自己的紧张情绪带给孩子,您可刻意不去表扬孩子单科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反,一定反复强调看总分稳定在一定目标线上的重要性.如你孩子数学的目标定在高考拿135,稳定住了不起伏即可,但孩子总想去冲击145,发现了这苗头就要及时开导甚至制止,一定用总分说话,拿短板做事实说话,
一定说服孩子拿出精力去补弱项,高考涨分会更多,孩子一定会明白想通的,这个阶段家长在功课方面真帮不上实质性的忙了,抛开学校复习节奏,一定帮孩子设定自己个性化的复习内容,帮孩子做取舍,平衡厉害关系,这一过程其实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家长想得开孩子也会想开的,是相互的促进,会有效果的.
祝您好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