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垮塌大桥上窥出三大安全隐患

(2012-08-27 17:14:40)
标签:

杂谈

 24日,哈尔滨发生一起桥梁垮塌事故。昨日(26日),哈尔滨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哈尔滨市建委有人说大桥建设指挥部已解散”等说法,哈尔滨市政府称“此事不存在”。市建委已经按照事故处理的有关程序,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资料提交事故调查组。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也对发生事故的“三环路群力高架桥工程”和阳明湖大桥工程做了切割。会上,哈尔滨方面仍将这一事故称为“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桥分离式匝道侧滑”。

     如今“侧滑”一词也随着哈滨塌桥事故,而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诚然,描述一起事情用词需要严谨、客观,但是,公众现在并不相信哈尔滨方面之前所说的这起事故是由于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判断,而急于早日看到事故调查报告,以促使当局能够举一反三,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使其他桥梁的类似悲剧不再重演。但此刻民众又因事故调查报告不会很快出炉,而处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之中。虽然哈尔滨方面在桥梁侧滑问题讳莫如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可以看到哪些端倪呢?

     首先,如此质量不堪的桥梁何以通过验收?桥梁通车9个月即遭侧翻,不得不让人们对其质量问题产生疑问?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拍摄照片放大,看到在已经垮塌的梁箱体上,建造的材料十分“丰富”,其混凝土里含有鹅孵石、木头等混合,一条编织袋还若隐若现地被凝因在梁箱体里。显然这样的偷工减料的项目,是怎样获得验收通过的呢?如果项目施工单位不负责任,那么监理单位为啥不及时发现,予以制止?显然此起侧翻事故绝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再者,综合这些年桥梁事故高发多发,其根源恰恰在于质量控制和建设管理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专家陈肇元曾多次疾呼,我国桥梁建设存在赶工期,以及设计、施工规范或标准要求过低带来的工程质量差的问题。他痛批,10多年前边勘测、边设计、连施工的“三边”建设方式不但广受批评,而且很容易出现桥梁等建筑的质量问题。而我们一些官员却盲目要求施工单位赶工期、炮制献礼工程,而根本不顾建设规律和质量的要求的规划、设计,对于建设人员来说,工程质量好坏问题并不大,而不能在领导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问题却很严重。

     最后,不少桥梁的建设充满了浮躁功利的色彩:为了多获利益,可以层层转包,可以偷工减料,甚至连螺丝帽都可以没拧紧,护栏没有装好,有的甚至连桥上路灯都没全部安装到位,就匆忙宣布通车,在这种情况下桥梁质量低下那是肯定的。而我国著名的钱塘江大桥,迄今已74年不倒,已经超期使用24年,且从未大修过。这除了德高望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桥梁造诣外,还与茅老及其施工的工人用“心”造桥是密不可分的,茅老与其施工的工人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来做,他们造桥严谨负责,对质量要求极度严苛,因为他们是为民造桥,没有浮躁功利,不图金钱利益。而现在我们这些经过层层转包的施工队想的只是如何偷工减料,想的是如何早日完工,对桥梁的质量毫不关心。

     尽管,哈尔滨阳明滩大桥侧翻事故报告出炉尚需时日,但是哈尔滨方面不应该一味的称桥梁侧翻是车辆超载造成的,而是应该配合调查部门,把事情真相搞清楚,给民众一个交代。不过按照目前的资料来看,天灾可能几乎为零,退一步讲,即使超裁造成的桥梁侧番,也不过是压垮“短命桥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认为桥梁的质量控制和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较大,希望通过此起震惊全国的事故,使哈尔滨方面加强质量意识,对其辖区内所有桥梁进行彻查,防危于未萌,更希望这样的事件不要再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