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和楼市咋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

(2012-07-23 09:58:20)
标签:

股票

楼市和股市历来被看作是投资品市场的两大主要品种,倍受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令人不解的是,当前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一系列的政策偏向于宽松,但是楼市和股市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势,一边是楼市成交量和价格迅猛反弹,投资者争相入市。而另一边却是股市的跌跌不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以“销户”的方式表达其对股市的失望之情。

     从楼市方面看,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上涨的有25个。值得注意的是,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个数虽然继续有所增加,但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也增加较多。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房价在短期内迅速反弹。然而,同为投资品的股市却依然跌跌不休,甚至迭创新低。自五月以来,沪市A股已悄然跌去10%,绝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累累。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是投资品市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楼市与股市产生冰火两重天的走势呢?

     首先,自2002年本轮楼市行情开始,中国大城市的房价10年涨了5倍,这期间任何喊空房价的声音,都将成为笑柄,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是在2010年初开始的楼市调控政策开始之后,很多人对楼市还是处于一种持币观望状况,一有风吹草动(比如降息、降准)利好,投资者就赶紧入市抄底。而与之相反的是,你在2001年6月看上证指数最高2245点,现在再看指数,股指还是在2150点左右徘徊,在这样一个10年A股零或负涨幅的情况下,股民的投资信心远不及炒房者那样的足。

     再者,楼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防止房地产长期低迷危及经济,决策层一边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使房价早日合理回归。一边就是在利率、政策方面鼓励自住型刚需入市。从中可以看出,决策层在房地产去泡沫化、去杠杆化的同时,在房地产业低迷之际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但股市就不同了,A股市场本来就套上了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功能。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已经有114家公司上市,共计融资811亿元,如果加上增发、配股和可转债等融资,今年上半年A股共融资2414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在二级市场上,大量新股跌破发行价,使得投资者损失惨重的现象屡见不鲜。显然政策对楼市是有保有压,而对于股市只想将其融资功能发挥到极致。

     最后,楼市长期低迷将影响地方财政的收入和当地的GDP增速,所以很多地方政府近期均在与中央的楼市调控政策打擦边球,一会儿河南省给楼市松绑,一会儿杭州市政府给购买已装修好的商品房者予以奖励。显然如果房地产长期低迷,地方政府不仅投资基建资金告罄,更重要的是今、明两年到期地方债务也将无力偿还。对于股市,地方政府也同样积极,因为如果自己所辖区域内的企业能够上市圈钱,并能够三高发行,则是该地方政府的荣耀,但是这只停留在企业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成功层面之上。至于企业上市之后,股价在二级市场往哪儿走?那并不是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所关心的重点。但是由于股价被人为的高价发行,严重透支未来的成长性,这也为将来深跌埋下了了隐患。

     在同样“保增长”,货币政策偏宽松的环境之下,为何股市和楼市的走势截然不同?因为楼市关乎太多的各方利益,所以不管决策层也好,地方政府和抄房者也罢,都不希望楼市过于低迷,只是决策层希望通过房地产调控,使楼市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轨道上来。而对于股市而言,从其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打上了为上市公司解决融资问题的烙印。时至今日,证监会还是把股市的融资功能放在首位,试想一个只重融资功能,不知呵护投资者利益的股市,能走好吗?当然依赖一批所谓的刚需入市抄底,也只能暂缓一下楼市的不振,随着刚需购房完毕,中国的楼市也将与股市一样,最终还是要跟着大的经济环境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