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创业板退市制度建立后,主板市场的相关制度完善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昨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了“新版”退市制度。新制度从两个方面对退市制度进行了调整:一是增加相关暂停上市、终止上市指标,细化相关标准,严格恢复上市要求,完善退市程序;二是提出风险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机制的安排,保护投资者权益。
新版退市制度刚一出炉,引发了业内广泛的争议,从积极的方面来讲:一、新退市制度的出台,使主板、中小板告别了只进不出的历史,A股市场又恢复了新阵代谢的功能,若没有退市制度,一些市场游资可借绩差公司重组为题材,对其肆意投机抄作,一时间绩差或将要退市的公司股票却成了市场追棒的对象,这样不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推行;二、新退市制度的出台,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如果业绩不好,就有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这对于促进上市公司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也极有帮助。不过新的退市制度还是对上市公司过于宽松,有待于以后的修正。
首先,新退市制度对已满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既往不咎。新退市制度宣布上市公司以往的亏损将不计入新的考核,而新的考核是从2012年财年开始,这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要满足2012、2013、2014这三个财年连续亏损才有资格退市,这就带来了二个问题:一是给现今在主板、中小板中的将要退市的垃圾股有了喘息之机。二、新退市制度对主板、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既往不咎,从2012年财年算起,而对于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则是新账老账一起算,这样就显示有失公平。
再者,新退市制度对上市公司退市需净资产连续三年为负的标准也过于宽松。要知道,以目前上市公司的超募现象极为普遍,新上市公司真要把自己的净资产“全部败光”真的很难,况且还要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才行。更何况,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在财报上玩一二一的数字游戏,就是一年亏损,一年微赢,再一年亏损 显然将来符合这样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见。
还有,新退市制度规定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复牌的条件之一是“最新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正数”,这个复版标准实在太低,现在很多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员们把自己辖区内有多少上市公司当作其炫耀的政绩来看待,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地方政府岂能做视不救?而地方政府通过对退市公司财政补贴的方式让其扭亏为赢简直轻而易举。我认为应该改为“期末资产均摊至每股面值不得低于一元”作为暂停上市公司的复牌标准为妥。
不仅如此,新退市标准重新申请的上市门槛也太低,只要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正即可。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退市标准后复牌与新股IPO标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一旦退市转入下一级市场后,要想再回来重新挂牌,需经过重新审核,与新股IPO上市标准一样才能复牌。
最后,沪深两市均扩大了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这是与成熟市场接轨的一大进步。但是唯独没有对上市公司造假进行直接退市这一条,这造成了像绿大地、胜景山河这类靠造假、欺诈上市的公司依然逍遥法外,于是让一些拟上市公司有在A股市场上违法成本过低的感觉,无法对其进行威慑。所以,我认为通过欺诈、造假上市的公司一经发现,就该立即退市,以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同时建立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对造假的上市公司进行索赔。
所以,新退市制度的推出对于A股市场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迈进了很大一步,新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遏制新股三高、抑制投机抄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新退市制度还存在着四大缺陷:一、对绩差上市公司既往不咎,显得过于宽松;二、真正符合连续三年为负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十分鲜见;三、新退市标准对上市公司重新上市和暂停上市的标准设得过低,不仅使绩差公司能够轻易复牌,也与国际退市标准不符。四、这次新退市标准没有把靠造假、欺诈、包装的上市公司一并列入退市标准,这也是一大缺陷。总体来说,最终因新退市制度而退市的上市公司恐怕还是极个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