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春节出现住宅“零成交”说明了啥?

(2012-01-31 14:55:06)
标签:

财经

   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北京新建住宅成交仅为4319套,二手房2410套,总成交量创造了网签以来的最低值。春节假期,北京出现了3年以来第一次住宅市场完全“休眠”,春节7天居然出现了“零成交”。另从广发证券一份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农历新年假期期间,中国33个大城市的房屋销量较上年同期下滑70%。看来以北京为首的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在龙年还将持续,更说明了中国房产市场去投资化、去泡沫化进程效果正在显现。

      北京作为全国楼市之风向标,近期出现罕见的成交量低靡情况,其实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去年一年,为了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北京收紧了银行向房地产市场提供贷款。银行限贷加上北京过去两年来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上调利率及出台限购令,已经使房价和住宅开发活动承受了巨大压力。

      从全国楼市宏观上来看,中国央行公布,2011年末中国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3.5%。中国央行网站公告称,201112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0.73万亿元。这说明了二个问题,一是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投放正在大幅回落,开发商和抄房人的冬天才刚刚开始;二是房地产贷款余额超过10万亿,也预示着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的风险并不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的不良资产要小多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款总额达10.7万亿)

     元旦过后,大多数开发商还认为,今年经济形势严竣,楼市调控政策“不可持续”,只是在“囤房”方面没有像前几年那样“惜售”了,开发商们的心态普遍是“要我大幅降价不可能,但是努力促销回笼资金则是未来工作重点”。因为在开发商们看来,中国的大中型城市中有这么多“刚需”存在,只要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稍有放松,他们的春天就会到来,所以没必要大幅降价。而这次北京楼市在春节假日期间的“零成交”则给乐观的开发商们拨了一盆冷水。

     原来,开发商和抄房人所称的“刚需”其实就是“投资性刚需”,这种需求存在于房贷泛滥扩张,房价不断上涨之时,但是这种所谓的刚需只是一种虚幻的繁荣,当投资性需求面临楼市宏观调控之际(比如限购、限贷),就会立刻显露原形,马上瞬间消弥,而由于北京这些特大型城市房价远远脱离当地的“居住性刚需”购买能力,当投资性刚需离开,居住性刚需仍在观望之时,成交量出现极端低迷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在楼市成交低迷过后,房价大幅下跌,回归理性将在所难免。

     现在对于“自住型刚需”而言,他们都是一些工薪市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确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或者也想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但是面对畸高的房价,这部分需求根本启动不起来,在无力购房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租房也是必然,因为房子跟食品的刚需不一样,买不可以租,况且各地政府也极力通过推出保障房、租赁房来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所以,明智的开发商群体面对春节期间北京出现“零成交”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市场信号”,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果断“顺坡下驴”采取降价甚至低价抛售的手段才是2012年的生存之道。总之,尽早收回成本,实现资本良性循环,要远比“吊”在“死不降价”这棵树上更理性、更能保全自身。

      现在还有一些开发商把自己的城市远郊的商品房价格下调,但在市区范围内的房价却始终保持坚挺,认为市区土地资源更稀缺,市区房价的“抗跌性”更强。不过在普遍民众眼中,大城市市区动辄3万元以上/平方米的房子,是根本承受不起的。远郊的房价下降的确是利好,但是远郊的生活不便与交通时间长,对于自住型购房者而言,更难让人下决心购房。如果说当年房价飙升时一些人砸锅卖铁,不管地段的非理性购房,如果楼市拐点已经明摆在那里,当人们头脑都冷静下来,谁会愚蠢到上高价房的“套”?所以,对开发商而言,降价才是硬道理,真正地、诚心地降价才能引来真正的“刚需”。

     北京楼市在春节假期实现“零成交”说明了人们所称的刚需根本不存在,高房价泡沫还正在破灭之中,要知道真正支撑起房地产繁荣、稳定、长期的发展刚需是民众的“自住型”需求。当房价去投资化,并与民众的自住型需求接轨了,那样的房地产市场才会激发出更多的刚需才是真正刚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