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允许养老金入市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012-01-20 10:25:27)
标签:

股票

      为了摆脱A股的颓势,近日证监会允许并且鼓励养老金入市。据中国证券报称,酝酿已久的地方养老金入市获得重大突破,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季度将开始投资。养老金入市从短期来看,的确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但是作为百姓养命钱的养老金能否入市,需不需要全国民从说了算,一直为市场争论的话题。

     养老基金入市真的是为救市?

     今年以来我国CPI虽有回落,但长期徘徊在高位的预期显而易见。目前,地方养老金的收益率很低,据中国社科院测算,2000年至2008年全国各地养老金总收益率可能不足2%。如果扣除通胀率,年均收益为负数。而全国社保基金却远比地方养老金的收益率要好得多。截至2011年底,全国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9%。社保基金从2003年开始投资股票,在一般情况下投资比例为30%左右,其他的45%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如银行存款、国库款、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最后25%左右用于PE投资及其他类投资等。所以即使允许养老基金入市,由于风险控制等原因,其持股上限比例肯定不会超过30%。

     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养老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百姓的养老钱和救命钱。“老有所养”是最基本的人权保障,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个人账户资金多被挪用来补缺口,曾有专家估计个人账户缺口达1.3至1.4万亿,名义上是“统账结合”,实质上还是“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形同虚设。如果养老基金在投资中再出现大面积亏空,而无法领取,将引发较大的社会动荡。加拿大养老基金就被允许进行股市投资,但在2008年就损失了36亿加元,2009年的各种投资净损失为236亿加元,这说明了投资股市对于养老基金而言风险巨大,就凭养老金和政府的力量来控制股市趋势显然是痴心妄想。

    所以我认为地方养老金入市只是在负利率的情况下,拓宽了一下投资渠道,真正投资股市的资金比例不会太高,主要的投资方向还是债券和PE。因为即使是全国社保基金也是靠天吃饭,若遇上像2008年那样的超级大熊市照样亏损惨重。何况地方养老金入市前管理层先告诉大家,让民众安心先建仓,然后再由养老金来拉抬股指,最后地方养老金在出货时也告诉大家,让百姓集体致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养老金高调入市对A股的作用有多大?

     我认为,养老金入市对股市的利好作用十分有限,股市仍将按自己的运行方式去走。首先,养老金入市并非为救市、托市而来。对这一点,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已有明确表述。既然养老金不是来当解放军的,而是来实行资产保值增值的。那么,从养老金入市时机的选择来说,当然是股市跌得越惨越好。虽然报道称,养老金从一季度开始进行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会在一季度完成建仓,也并不意味着养老金会把百姓的养命钱全部投向A股市场,特别是在目前新股发行节奏、大小非解禁潮叠加的情况下,养老金大可选择投资债券和PE,对股市投资持观望态度。

     更何况,这笔千亿养老金是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而根据社保基金的投资惯例,这笔资金最终还要交由投资基金来打理,但最终交由谁来打理,这还需要一个确定的过程。不仅如此,能给股市带来的资金也非常有限的。要知道,地方养老金较之全国社保来说,更注重资金的安全性,鉴于股市投资的巨大风险,股票投资肯定是养老金投资的组合之一。正如戴相龙所言的那样,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按30%比例计算,南方某省的这1000亿元基本养老金,能够投资股市的资金也只有区区300亿而已,这对于股市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

     最后,养老金入市虽然可以在短线上为股市引入部分资金,引发股市短线反弹,但从中长期来看,养老金入市后即使赚了钱,还不是最终赚咱股民们的钱,虽然有人担心养老金入市会成为被人宰割的羔羊,但从养老金入市的途径选择来看,它必然是要依附于社会保障基金来运作。社保基金能够在股市中有不错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消息灵通有关。如果养老金也成为先知先觉者,那只不过是多了一只从广大中小投资者手中赚钱的“小老虎”而已。

    我认为,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资本市场,并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小的养老金、公积金来投资,因为这些关乎民生保障的钱,我们根本输不起。过去10年中国GDP增长2.66倍,但上证指数涨幅几乎为零。就连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本人也曾表示,中国股市是一个缺少回报的市场,它不仅不能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相反还会把投资者有限的财富蒸发掉,并且奉劝低收入者远离股市。如果此时再放宽养老金入市,其所承担的风险系数显然不言而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