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正“逆势上涨”,可能给楼市调控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决策层将对这些城市投资性购房推出“限购令”。而中原地产最新发布的监测显示:目前一线城市和二线发达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已经出现全面松动,随着当地品牌开发商的率先降价,将进一步带动区域性整体价格的下调。据中原地产预测:北京、深圳、重庆、成都、杭州这5个城市的房价将率先进入下降通道。
什么因素导致二三线城市房价补涨?
但凡是资深股民都知道股市中有一个现象,当一轮大行情即将结束时,所有的板块都轮翻被资金炒作过后,接下来小盘股和封基会出现补涨现象,只要一看到大市值股票开始松动,小市值股票开始表现极为活跃时,说明了本轮行情将落下帷幕。同样如此,一线城市的楼市现在要面对房价过高,价格上升空间不大,限购等调控政策压力骤增等因素的制约,各路抄楼资金当然要把眼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在他们看来,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仍具有“价值洼地”的特征。
很明显,最近二三线城市楼盘价格的快速上涨的因素是其价格相对于一线城市偏低,适合规模资金介入,并完成对代表性项目的楼盘和示范性的拉升,以推动整个城市的房价上涨,而并非当地居民的自住性需求突然增大。以辽宁丹东为例,作为2011年上半年全国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1月到6月间该市前四个月房价涨幅均在两位数之上,有三个月的涨幅更是名列70个大中城市的首位。调查发现,丹东等18个城市上半年本地人房产投资比例超过30%,14个城市上半年外地人购房的比例超过40%,这可以表明,上述在楼市调控期逆势上涨的城市,其楼盘价格涨升动力是投资性需求为主,而不是当地自住性需求推动。
还有,随着中国高铁开通,其沿线城市在政策规划布局调整后,建设进度突然加快,这也极易引发大量投资性资金关注,进而涌向,并推高这类区域楼市的房价。这也暗示了,高铁沿钱的二三线城市楼价快速上涨并无楼盘基本品质提升或本地居民收入提高,而是题材和想象空间构成了其价格上涨的主要理由。
二三线城市房价补涨风险不容小靓
尽管目前二三线城市楼市价格今年以来出现了补涨,但是决策层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近期将进一步出台对这些城市的限购令。由于二三线城市远不及一线城市具有吸引力,其房价虽然近期被爆炒,但要与一线城市接轨显然不可能,而且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小视。本质上,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反弹,是整个国内楼市价格中枢在这二年大幅向上移动后的“补涨”,不过在其补涨过后已经形成泡沫(严重与当地居民的收入脱轨),既是泡沫,就应与一线城市楼市泡沫同样对待,应尽早采取措施将其遏制。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也较弱,一旦泡沫有一天突然破碎,对当地的经济破坏力可能是毁灭性的。这方面,北海、海口均有前车之鉴。
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政府现在就应该对本地楼市的投资过热保持足够警惕。我认为面对二三线城市的补涨:一是抓紧推出限购政策,防止内外部资金恶意炒作,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源头上把不合理的需求降下来。二是严厉惩处开发企业与投资客恶意串谋,人为推高房价,以维护本地房地产市场秩序。三、扎实贯彻保障房政策,通过公开透明程序各本地中低收入居民家庭提供质量好、租金低的保障性住房,加大市场供应。
一线城市的成交量在8月份又进一步大幅萎缩,房价率先进入下降通道。而二三线城市的楼市成为热点,并不是说明市场已经转势,更印证了国内楼市人气已经开始涣散,我国楼市长期拐点已经确定。当前,决策层只需要保持调控力度,地方政府应对当地投资需求加以打击,这样可确保调控效果在更大范围内显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