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每一次会议都牵动着全世界投资者的心,因为它的决策决定了“全球货币政策”。本周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之后,伯南克承诺未来两年仍维持低利率水平。由于人们对美联储推出QE3的预期增大,美国三大股市在继周一出现暴跌之后,又开始了强劲反弹。很显然,标普对美债的降级阴霾似乎已暂时散去。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前世今生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周三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称,美联储承诺未来两年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并不能成为“经济复苏的基础”,但若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其效果可能不及第二轮。所谓QE就是用来弥补政府财赤的融资缺口,量化宽松本身不是剌激政策的一部分,QE本身是财政赤字融资的产物。换句话讲,正因为美国财政赤字还要不断扩大,难以真正收缩政府开支,才需要QE1、QE2,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QE3融资了。
接下来,美国政府会不会进一步推出量化宽松是要根据其财政状况决定。危机前主要是外国人在为美国政府融资,美国政府当然不需要一次次推出QE政策了,中国、日本和资源国家的年度经常账盈余额大概就能覆盖美国政府需要融资总量的70%。而如今2011年估计中国顺差将大幅萎缩至1200亿美元左右,危机后日本和石油国家的情况也类似。同时美国政府每年需要借钱的规模是过去的2-3倍。2010年财赤是1.35万亿美元,而2011年的预算财赤为1.65万亿美元,这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当盖特纳只能向伯南克借钱时,不太独立的美联储只能被迫开动印钞机,用美钞去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公共债务。所以,美联储是美国国债数一数二的债权人就毫不奇怪了。美国量化宽松的逻辑就在于此。
美国可以通过一种卑劣方式减持债务
美国量化宽松说到底就是民主党政府想通过增加政府财政赤字、压低国债利率来促使经济复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共和党把持的美众议院却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减赤手段来降低债务,而不是扩大债务体量。所以经过美国两党的激烈争吵,勉强达成妥协,未来十年美国将减赤2.4万亿美元,其中1万亿美元达成共是是缩减开支,剩下的1.4万亿是缩支还是增税,恐怕要经过11月两党再度争吵后才能达成共识。而美国政府原来预期十年内债务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即使扣除国会削减的2.4万亿美元,其债务和赤字也将剧增。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要减债无外手三个方向:增税、缩支和通胀(鉴于美前任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说过:“美国随时可以通过印钞的方式还债。”所以排除违约减债可能)。但是我发现美国政府想通过增税、缩支来减持债务的阻力太大,相信再次向全世界输送通货膨胀来化解其政府债务是不二选择。所以QE3如果推出,不仅是美国政府的债务增加了,还能起到让美元贬值,世界性通胀再起,美国的还债压力自然就减轻不少。
历史的经验就足以说明问题,1946年美国政府通过通货膨胀10年的方式,使其债务占GDP的比例降低了40%(当时美国政府负债跟现在差不多,高达经济总量的108%)。有专家估计,如果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达到6%,则政府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仅用4年时间就能下降20%之多。研究表明,国债期限越长,外国投资者所持国债比重越高,债务国越能可以通过通胀来降低债务率。毫无悬念,未来美国政府将通过一次次量化宽松,来向世界输送通胀,届时美元贬值,投资者持有美元的资产也将大幅缩水。
全世界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虽然极其厌恶美国人再度利用美元的结构性垄断的权力,来巧妙的减持自己的债务。美国人认为:与其辛苦通过减赤、增税来解决自己的债务问题,不如将自己的问题,变成了所有持有美元资产人的问题,最后再由美国政府来化解持有美元资产人的债权问题。道理很简单,美国人不相信现有的官员储备国家真敢“自杀式”地抛售美元资产。
所以别看中国、日本以及石油资源国家手中握有大量的美国国债,要不了几年,美国政府就有能力,开动印钞机,向世界输送通胀,让你对其债权严重缩水,让这些国家辛苦向美国输出的劳力、技术、知识、资源等化为无形。这世上再也看不到,比这还要卑劣的行径了!何况这种通过货币贬值来提振经济那只能起到一时之效,而且这种效果会越来越差。美国政府若真推出QE3不仅对其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大,却让美国的债权人头疼不已,是“既损人,却利已有限”的卑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