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调控房价上还有哪几张牌可打?

(2011-06-14 08:22:27)
标签:

财经

     去年初以来,房地产调控新政不断加码,在此期间,很多人都认为这次是最严厉的政策,但是想不到的是,之后又陆续出台多项更为严厉的政策。综合来看:决策层从行政、税收、信贷各角度入手,对房地产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控,一线城市的房价现在出现了僵持状态(不过大批房产中介开始歇业),如果楼市调控不如大家的预期,那么管理层在今年下半年还有几张致命的王牌可以打出?

     对房地产实施反暴利规定出台

     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将交易量清淡,房价仍在高位盘横,如果下半年房价不出现较大回落,决策层还会出台储备的政策。比如商务部此之吹风的对房地产业实施反暴利规定出台,那就意味着商品房定价权不再是市场,而是以政府指导价为基础,如果开发商超过指导价,就会被判定为暴利,那就会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开发商之所以在过去二年中,乐于哄抬房价并囤积大量土地、房产,是因为房地产业的有着相当的暴利(2010年福布斯富豪榜上三分之一的富翁都涉及房地产业)。反暴利规定出台会把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压缩到一个合理的、适度的范围之内。

    调整契税税率是很给力的“杀手锏”

    随着楼市调整力度骤然加大,作为房产交易税额中较大的税种,契税税率将要上调的传闻不绝于耳。事实上,增加流通环节的税收成本,就会对投机性购房需求起到一定程度的打压作用。现行上海的契税政策,普通住宅契税为总房款的1.5%,非普通住宅契税为总房款的3%。如果契税税率由目前的1.5%,调整为公寓房按照总价的3%征收、别墅房按总价的6%征收。则对投机投资需求有一个压制作用。

    作为地方税种,契税调整税率一般由国家主管部委先给出允许调整的标准,地方再出台具体的落实细则。如果房价还是僵持不下,极有可能政策会继续加码的可能,而契税肯定是非常给力的“杀手锏”。尽管房地产政策引发了市场格局的变化,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恐慌性购房需求、超前购房需求正在降温,只要决策层对限制房地产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方向不变,而且是长期的,那么上调契税税率控制过度投机的可能性非常大。

     房产税从增量变为存量征收

     房产税在北京、重庆二城市试点数月以来,效果并不如人意,很多专家认为:房价即没有下跌,而且房产税收上来的这点钱,还不够买一套房子的价格,上海、重庆试点城市对增量房征收如此低的房产税税率,如何让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所以房产税试点是不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上海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之前曾透露:上海房产税开征后,刚开始“从无到有”,先针对增量房征收,经过一到两年的探索,技术成熟后,再扩大至存量房领域。而且一旦房产税开征,限购令也不会像先前人们预测的那样“寿终正寝”,而是两项政策同时并进,即使购房者愿意支付房产税,政策也不会允许投机客“多买多占”房源。    

    适当提高房产税的率税和对拥有较多存量房的业主增收房产税,可以让房产税的税金来弥补土地出让金方面的损失,让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其实地方政府还可以拿出一部分房产税来建造保障性住房,这样可以调整社会贫富群体之间的差距。上海房产税先从增量试点后,有不少专家觉得对后来买房业主非常不公。我认为,房产税从增量到存量房征收需要一个渐进的模索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虽然房产税在短期内对存量房征收有难度,但从长期来看,对开征房产税已是必然。

    房价从1998年房产改革一直上涨至今,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其拥有的财富效应已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认为,任何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会在面对调控政策而出现僵持阶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房贷、行政、税收、土地多方面的调控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发酵,房价去泡沫,回归到理性、合理的价格是大势所趋的。其实,决策层未来可以出的牌还有很多,不过即使是现有的调控政策,对当前房价形势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上面几条只是作者认为未来管理层可能打出的、力度较大牌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