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要指望房东卖房子来帮忙!
(2011-02-16 14:35:04)
面对不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与节节攀升的股市,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市资金必然向股市分流,随着近日楼市成交的萎缩,急于寻找财富增值的抄楼资金,会对估值风险不高的股市(尤其是大盘蓝筹股)产生兴趣。若按此想法,股市与楼市在今年会呈现跷跷板现象。
认准楼市在劫难逃的观点认为:春节前,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升级,其中有两个重头戏:一是房产税在上海、重庆试点开征,其对抄房人的心理预期是明显的。其二,限购令在全国一线大城市普遍执行,地方政府被要求在一季度内公布房价调控的目标,这种限购和问责双管齐下的政策效果会马上显现。最后,部分国有银行宣布从2月份起取消了首套房贷的利率优惠。二套房贷的认定也越来越严格。例如,上海商业银行对子女名字已在父母所购房屋产权证上,即视作二套房。这些新举措把房地产调控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然楼市难有作为,楼市资金为何不能分流入A股市场?
其实,认为楼市资金会推高股指,实际上十分一厢情愿。即使是今天,很多房地产专家也对楼市调控政策是否成“空调”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至今还有不少投资客对楼市情有独钟,他们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甘心撤离楼市的。因为,目前为止在楼市投资方面没有出现大的赔钱效应,况且在股市投资又没有明显赚钱效应之前,A股市场根本不具有吸引外面资金入场的能力,何况股市最近几年“重融资,轻回报”以及投机气氛十分浓郁。
从楼市方面看,春节后,上海的土地拍卖再现高溢价。浦东某地块的成交楼板价还是突破了2万元/平方米,而该区域在售的公寓价格也正好相仿。另一方面,尽管很多抄房人因观望政策而选择“售转租”,但上海部分地区的房屋租赁价格继续走高,有的涨幅已达15%。在政策高压之下,房东和开发商如此“不屈不挠”,表明市场依然习惯性的看好楼市。
反观股市,尽管估值风险不高,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很低,但由于圈钱融资速度不减,新股发行三高现象普遍存在,据媒体报道2010年有70%左右的中小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赔钱效应一直困挠着A股。投资者尝过太多的套牢滋味。同样2007年10月A股从6124点跌落下来,上证指数至今在3000点下方,让高位买股票的投资者后悔不已。而同期的房价涨幅可能早就翻了一倍还不止了!正是由于房地产的赚钱效应和不跌神话,才使得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股市有这个号召力和吸引力吗?恐怕只要股指一跌,大家都跑光了。
如今房地产调控升级,似乎让人看到了股市与楼市命运的转折点。但我认为,实际上,除非楼市出现明显的赔钱效应,且股市的赚钱效应恢复,以及“只重融资,而轻回报”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银行股的再融资风险不再是“狼来了”,唯有这样,楼市资金中长期大量分流进入股市的可能性才会显现。否则,虽然楼市成交萎缩,会有部分资金转战股市,但难以根本改变楼市与股市资金面的基本现状。只要房价没出现大的拐点,股市不要指望房东卖房子来帮忙!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