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要高,而且二级市场很多中小投资者也参与其中,如果创业板退市门槛定的过低,最后倒霉的还是中小投资者。所以我们在建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同时,也要建立一个投资者补偿的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创业板退市门槛低,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价格低,发行门槛低。但是现在的状况是,很多公司无法在创业板上市时,才转移到中小板上市,因为创业板汇集发行价格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多等诸多优点,成了很多想要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板公司如果采取很低的退市门槛,是对二级市场高价接盘的中小投资者的一种不公。
一家创业板公司,从上市到退市,小非因其成本很低,还能全身而退,大非即使没有在退市前全部卖光股票,至少还有上市时超募来的大把大把的募集资金。到头来,只有中小投资者高价申购、高价买入,最后还要承担股票摘牌的恶运,而且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后还没有重组的机会。当创业板公司经营从好变差,或者造假被晒出来,除了上市公司的高管有责任、证监会的发审制度有问题、保荐机构(保荐人)罪责难逃外,唯一没有责任的中小投资者,却要承担上市公司退市后的全部损失,公平何在?保护又何在?
也许专家们会说,目前中小投资者在创业板持仓比重都不高,主要还是机构、大小非们在玩,但是这种繁荣的情况过后,一旦创业板公司业绩变差,或者造假被曝光,深藏在其中的机构和大小非们会比中小投资者更早知道信息,他们会先拉抬股价,最后率先脱手筹码,而中小投资者则会在各类股评的忽悠下开始“逢低介入”,当事情暴发后,最终留守的只有中小散户。
当然创业板公司退市,银行可能也会出现坏账,因为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会把其在公司的股权质押给银行申请贷款,以往质押给银行的上市公司股权还能够在重组过程中拿回一定权益,而一旦创业板公司失去了重组的机会,银行发放出的贷款恐怕也只能打了水漂。
对于A股并不创业且透支其成长性的高价创业板来说,公平性已经大打折扣,如果再剥夺中小投资者参与其退市后的重组或得到退市补偿的权利,那么中小投资者财富缩水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这对A股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绝不是好事。所以,在当前新股发行体制还不完善,新股定价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之前,退市制度必须要与补偿中小投资者制度一起出台。我建议,创业板在上市后应把超募的部分资金截留下来,用作其以后退市时对中小投资者的补偿的备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