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板:新高过后尚存五大隐忧

(2010-12-23 13:43:09)
标签:

股票

     在沪深两市大盘低迷的背景下,创业板个股走势却依然精彩,近日频频创出新高。然而业绩变脸、高管离职套现、突击入股、批量造富等现象,给创业板未来增添了一层阴霾。

    我认为,创业板在创新高之后存在着5大隐忧:

    隐忧一:创业板突变成“套现板”

    就在限售股解禁前不久,众多创业板高管与奋斗多年的老东家分手,创业板一夜之间成了“套现板”,而离职潮后,给尚处于创业期的公司留下了无尽的隐忧。今年以来共有45位创业板上市企业高管辞职,其中23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持有量从2万股到841万股不等。

    很多高管提出的是假辞职,就是“辞而不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高管尽管辞去高管职务,但并未离开公司。高管们辞职的原因就是为解禁日之后,能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兑现,成就自己一夜暴富的梦想。

    我觉得,对于刚上市不久的创业板公司来说,公司核心人员的流失,不仅造成公司管理层不稳定,还会影响公司业绩增长。同时高管们通过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平台大肆抛售手中的股份,必然会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以致引发其他解禁股东的集体兑现。

   隐忧二:超募资金怎样“监管”

   不完全统计,已上市117家创业板公司,总募集资金785亿元,是原计划募集资金270元的近3倍,这些巨额超募资金仅有一成被有效利用,大多数资金躺在账户里吃利息。还有的创业板公司寻觅到眼下时髦的投资途径:买房、买地、建办公大楼。其超募来的资金根本没有用于自己科技研发中去。

   超募的根源是创业板供给不足导致的,随着创业板进一步扩容,超募的现象会得到改善。不过要根本解决超募现象,则需要加大创业板公司上市的数量,并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此外,还应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等安排,加强对上市公司滥用超募资金的监管力度。 

   隐忧三:上市后业绩“大变脸”

   截至今日,已有26家创业板公司预告2010年度业绩,其中仅3家公司预计净利润下滑。但是从中报来看,他业板营收增长率为27%,而净利润增长率也只有25%,与各板块相比均处于“垫底”的位置。在中报业绩变脸的“个股”中,宝德股份、华平股份、南都电源分列前三名,这3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幅度分别高达82%、76%、69%。如果不是非经常性收益来粉饰业绩,这三家公司主营利润还要进一步下滑。

   创业板上市企业业绩大变脸,有着各种不同的因素构成,也有扩大经营规模导致支出加大的原因,但总体来讲,创业板的成长性仍然严重不足,传统行业的企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真正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可谓屈指可数。

   隐忧四:“伪PE”为何能突击入股

   PE是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的英文缩写,PE腐败是国内新出现的词汇,意指某些“号称”PE的投资人士,通过关系拿到企业上市前的投资机会。创业板市场“造富神话”的诱惑下,短期高回报驱使投资者在企业IPO前夜突击入股,解禁期后获得数十倍的投资回报。

    在创业板开板前,基于鼓励和培育本土股权投资的初衷,证监会在审核时放宽了有关限制,根据2008年10月执行的新股上市规则,对于在发行人刊登IPO招股说明书前12个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股份的持有人,要求其承诺不予转让的期限由之前的36个月缩短至12个月。

    而很多风投、直投公司在企业上市前3年内突破入股,使一些“伪PE”在公司上市前“搭便车”,通过内幕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不仅直接危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将损害创业板的市场信用。创业板“突击问题”虽然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延长了锁定期,但是要想真正杜绝“伪PE”现象发生十分困难。

   隐忧五:退市制度为何难产

   自创业板推出以来,退市制度何时推出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热点。迟迟不出的退市制度,令创业板市场犹如缺了刹车的快车在高速行驶,安全堪忧。其实,创业板退市制度难产有四大难点,首先是立法难题,退市规定较为粗放,操作性不强;其次是地方政府干预,实际执行困难;第三涉及社会稳定,牵涉多方面事情;第四是缺乏操作经验,如何退市、怎么退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退市制度,有进有出,是保障创业板高质量运行的关键所在,何时出台成为大家的焦点,只有建立“退市制度”才能使创业板“流水不腐”。我觉得,我们要在建立退市机制的同时,还要建立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补偿机制,否则一边是创业板高管暴富兑现,一边是中小投资者亏损连连,这样极为不公。

    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不是大多数有2至3倍的超募资金吗?即然把超募资金存银行或抄楼抄股,还不会把这部分资金由交易所保存起来,一旦发生企业退市,也可以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合理的补偿。

    尽管创业板创了新高,尽管当前创业板内还有19只百元个股,我们对其的估值是否合理表现了极大的怀疑。投资者不禁要问: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创业板?创业板需要多久才能孕育出像微软、谷歌这样的世界级企业?看来以上这5大问题不得到根本的解决,创业板只能成为一个“泡沫板”,但是泡沫总会有破了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