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资本的盛宴,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后,全球股市又一次进入狂欢阶段。而中国A股在资源、有色、农产品等相关板块股票的带动下,走出一波上涨高潮。人们不禁要问,本轮流动性与通胀推动的股市还会走多久?我觉得A股在这种强势的背后暗藏着几大隐患:
一、内外通胀逼使收缩流动性
由于国内通胀的形势不容乐观,估计周四公布的10月CPI指数可能超过4%,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力又开始迅速升温,为了控制输入型通胀,印度和澳大利亚都上调了利率,中国央行年内进一步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在增强。
就国内来看,10月PMI超预期上涨,细观PMI各分类,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现升势,这意味着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紧接着会推高生产品和社会消费费价格。同时制造业PMI中投入价格指数连续5个月攀升,也印证了通胀压力在不断积累。今年10月中国大中城市31种食品八成价格上涨,这种价格变化不容乐观。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取向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控通胀以及抑制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政策调控的核心课题,投资者在追涨股市泡沫的同时,对政策的基调的转弯收紧也不可忽视。如果周四的CPI数据增长超过4%,市场会忧虑货币宽松政策转向稳健型,这无疑对股市非常不利。
二、美元阶段性企稳,抑制A股上冲
本轮反弹的领军品种——资源股,要看美元的脸色,虽然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二轮救市计划,但是基本在市场预期范围内,而且已经提前消化了,所以美股不排除在创出二年来新高后,就要大调整的可能。同时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让投资者觉得原来美元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所以美元指数近期可能大幅反弹,随着本周G20峰会召开,美元走强肯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元指数的止跌企稳肯定对国内累计涨幅较大的资源类股票的上涨形成抑制作用。
三、基金仓位太重,无力脉冲上攻
目前主力机构基金的仓位来看,三季度全部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全部超过80%,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更是高达87%,已创历史新高。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基金仓位创新高则表明中长期的顶部可能在此筑成。还有如此高的仓位会使A股短期内再度持续拉升的动力变得减弱。
所以,这波由流动性和通胀助推的A股走到现在已是精疲力竭,很难走远,随着国内控制通胀,收紧流动性。国外美元反弹,美股即将调整,以及国内基金仓位太高子弹已显不足的情况下,系统性风险已经非常明显,各位投资者一定要见好就收,保持一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