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如果经历过2007年的大牛市,那些在股市高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并在2008年初没有卖出的人,当时都会感到十分懊悔,为什么不将手中的股票卖出而规避08年的巨幅亏损呢?为什么面对如此之高估值,大家不仅不卖,还在给已经严重高估的股票,找各种继续上涨的理由?
贪婪,让整个市场都疯狂了,也让大家迷失了方向,估值已经不再是投资者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涨幅较大的股票还会继续涨已经成为共识,甚至可以根本不考验其潜在的风险,人心、题材、不切实际的成长预期都成为继续推高股价的依据。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股市最基本的规律迟早会发生作用,股价不可能长久远离其估值水平,当然估值便宜的也会涨回来,07年底在几乎所有股票都贵的离谱的情况下,也就造成了08年的泥沙俱下。这给我们上了一堂投资风险教育课!
但是,可惜的是,人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而恰恰眼前正在上映一场与当年十分相似的一幕:很多中小盘股票疯狂的股价早已超越了2007年大牛市6124点的估值水平。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优质蓝筹股的估值水平甚至接近05年或08年的低点,很多银行股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人们似乎为这种冰火两重天找出了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周期性,大市值涨不动,小市值容易抄作等等。
然而,我们究竟该为那些“弱周期性”和“中小盘”的股票付出多少溢价呢?那些以新经济、医药、消费为代表的股票未来的成长性就真的远远好于“周期性股票”吗?至少我觉得值得商榷。而且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那些银行、保险、地产为首的优质的“周期性股票”未来的成长性一点并不比所谓“弱周期性”的股票差,而且他们大幅跑赢指数的概率非常高。虽然银行和地产类股票受大气候的影响,不过持有它们的风险系数远比中小板股要安全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以现在的估值水平,很多中小盘股票的利润即使再成长三倍,估值依然不便宜,依然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而部分优质蓝筹股即使不成长也比他们便宜。那些现在被人们看好和弄得近乎发疯的“非周期性”、“高成长”股票们,真的都会如人们美好愿望那样业绩成长数倍吗?恐怕相当一部分做不到,即使部分真的实现,又需要多少年呢?可以预见,这些戴着“高成长”的中小盘股票股价迟早会回归理性的,不可能一直跟着继续维持现在这种不合理的估值水平。
我觉得,现在还持有前期涨幅已经过大的中小盘股票的投资者要保持足够的警惕,特别是那些目前仍在买入这些早已严重高估股票的投资者们,很有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希望还在持有中小盘股,且获利颇丰的投资者要对有较大涨幅的中小盘股警惕了,不要像2008年初那样,来回坐电梯,要懂得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