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有效遏制PE腐败之风的蔓延?

(2010-09-10 11:06:04)
标签:

股票

     对于屡禁不止的PE腐败,监管层的出手开始越来越重了,PE腐败是造成目前创业板高市盈率和业绩大变脸的元凶。日前证监会正在酝酿进一步加强对PE腐败的防范,已发文要求加强对保荐工作的监管,明确保荐代表人需严格登记亲属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关系,各家券商应设立专门部门负责IPO保荐业务内控工作。这说明了证监会要根治PE腐败的决心。

    而深圳证监局则对辖区内券商从业人员亲属情况进行摸底,要求其填报两分表格,一份是填报直系亲属父母、夫妻和孩子的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另外一份是其原始股持股情况。深圳证监局还发文强调,严格禁止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保荐代表人、保荐业务相关人员及其配偶、共同生活的父母子女以任何名义或者方式持有发行人的股份。

    但是,我觉得加强对保荐代表人及其他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能从根本上根治PE腐败,因为保荐人和和保荐机构突击入股,只是整个PE腐败利益链条上的一环,在这个利益链条上还有财经公关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创投机构甚至政府官员,这些人都在这个利益链条上突击入股,都分得企业上市后的一杯羹。因此,当下措施应该是加大对PE腐败的违规成本,加强处罚整治力度,国信证券李绍武腐败案一经查出,就要明正典型,杀一儆百。另外,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出台配套的法规,建立起完备的规范的处罚制度,让PE腐败份子无漏洞可钻。

    我建议,对于PE腐败一定要出重拳、下猛药,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PE腐败和出现其业绩大变脸的情况,就应该让其直接退市,如果没有退市机制,只是罚点款了事的话,与融到的巨额资金相比,罚金不过九牛一毛,根本不能有效遏制PE腐败的风气盛行,只有造假上市公司退市了,参与PE腐败的财经公关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创投机构甚至政府部门的官员持股等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责任才能得到追究,不然巨大的利益会使更多的中介公司加入到PE腐败的队伍之中。如果发现造假就退市,就能让上市公司不愿再配合让这些中介机构突击入股,也就增加了其PE腐败的成本和难度。

    现在,我们把PE腐败的目光都停留在保荐人和保荐机构上,而相较于现行法律对于财经公关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创投机构甚至政府官员这些企业上市的各个利益链条的关注度却是空白,这更需要引起监管层的研究和重视,应该及时立法予以制止。

    在美国几乎不存在PE腐败的问题,一方面美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只有25倍左右(其主板市盈率15倍),PE腐败的利益空间不大,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对于PE腐败的监管是非常严的,不管是谁,一经发现就要予以严惩!使很多利益链上的个人和机构不敢以身试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