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选择股票的要点是看这个上市公司的持续分红能力。我国的管理层也总教育大家要理性“投资”。可在一个分红少的可怜的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除了靠高卖低买的博弈,还能有什么办法?一个不懂尊重投资者利益的股市,还有投资的价值吗?
虽然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公司的市盈率,但它不分红的话,市盈率有什么意义?股民不当赌徒还能有什么出路?而当赌徒的下场又是十赌九输!
截止4月初,沪深两市披露2009年年报的公司已达819家,但能给投资者提供真实回报,且尚令投资者感到满意的并不多。一些赢利尚可的公司往往此时都扮演着“铁公鸡”的角色,给你一个“不分配,不转增”了结。由于中国股市长期的主要目标是“给上市公司搭建融资平台”,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非常淡薄。史上最有名的是金杯汽车,其连续17年没有向其投资者分红,成为最吝啬的上市公司。还有西南证券虽然2009年度净利润10亿元,但对投资者还是一个不分配不转增,不过对其高管的年薪却一下涨至千万。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只知融资,鲜见拔毛,给你来了送转股,最著名的公司是神州泰岳,它送转股比例高达每10股转增15股,但轮到发现金红利时,只有10股派3元。为了让其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能够顺利出货和买个好价钱,2月1日有632万股网下配售股份解禁流通,2月5日该公司就提前披露了每10股转增15股派3元的方案,其目的就是让通过高送转少分红的题材拉高该股股价。俨然中小投资者成为掩护机构顺利逃亡的最后接捧人。
照理讲,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真情回报,高分红当然是因为上市公司拿真金白银给投资者的高回报。但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小非的持股成本畸低,这就使得即便是高分红了,受益的还是大股东,并且这还是成为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输送财富的“绝妙途径”。桂林三金推出了让人目炫的每10股派5.5元的高派现方案,派现总额约2.5亿元(正好是其超募资金也是2.5亿元),但是桂林三金大股东却占据了61.11%的股份,其高管也坐拥大量股份在手,如桂林三金董事长邹节明可通过这次现金分红轻松获取2259万元,他一个人分得红利就逼近了全部公众投资者的总数。
我真的是万分的不理解,我门选择一个基本面好的公司做为投机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稳定的投资收益,只是为了能在将来以一个更好的价格把它卖掉。我想,大小非们的想法也不会高尚到哪里去,不过这个市场上真正能够挣钱的群体却是他们。
强烈建议制定强制分红原则,而不能以大股东把持的股东大会来制定分配方案,否则中小投资者只能一次次的被愚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必须对下一年度的利润中用于向股东分红的百分比做出承诺!!只有这样,股民才有可能不仅仅从股市交易中得到收益,只有这样,股市才能减少投机因素,中国A股市场的黄金十年才能真正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