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欧洲行(19)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一日情结

(2025-08-07 21:30:12)
标签:

旅游

欧洲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

我曾立愿,等疫情结束后再次向世界出发,第一个飞奔而赴的境外目的地大概率将是塞尔维亚。站出来声援中国,对中国实行免签的欧洲国家,对国人非常友好。

 

疫情后开放之际,我先去了新加坡,后来又去了斐济,之后才安排了暑假的塞尔维亚。我对自己竖个大拇指,毕竟我言出必行。


再也无法忍受400公里长达6小时的车程(没高速,全一条车道的乡道),于是我们临时起意,买了廉航机票,干脆从保加利亚索非亚直接飞去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因而,在离开索非亚的当天,我们多出了一个上午的空闲时间。我查了一下周日在大教堂附近有个古董市场,也不是很远,就走过去看看了。

 

 

 

不知道是我们到的太早还是什么原因,稀稀落落的摊子不多,数了数大约10个左右。东西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就是家里二手的破烂儿,有的一看就是精心从外头收来的,以CCCP的东西为主。我看中的美物卡梅奥有点贵,掂了又掂,没下手。还有一些东西,明显买了也带不走,也就算了。还是和头一个英文好的年轻摊主聊天比较有意思。

 

午后的航班,我们看时间差不多,就撤了。

 

 

回酒店拿上行李,往机场而去。东巴尔干行程此时进入尾声了,贝尔格莱德将是最后一站。连日的奔波,可能是身体疲倦的缘故,我俩在索非亚机场因意见不一致发生了争执,一路无话。

 

出机场贝尔格莱德下大雨,一如我俩当时的情绪,低到了极点,但好在到了酒店,就雨过天晴了。

 

 

第二天是个艳阳天,绝好的出游天气。我们住在共和国广场歌剧院旁的酒店,走去卡莱梅格丹要塞(Kalemegdanska tvrdava)不远,它是贝尔格莱德最值得造访的景点,可以俯瞰多瑙河(多瑙河可真长啊,流经那么多的国家)。

 

诺大的一个区域,塞国经历连年战争,国情也不富裕,竟然对游客不收费。这座壮观的要塞见证了115次战争,遭受过几十次破坏。虽然大多已毁坏,但仍可见保留完好的城门和瞭望塔楼。如今,这个要塞更像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央的大公园绿地,人们从这里穿行,去往另一个街区,或者悠闲地在这里散步骑车,孩子们在游乐场里玩耍,年轻人甚至租用滑板车/滑轮车走街串巷。我这把老骨头,掂量了一下,风险太高,作罢。

 

我们一致认为热烈活泼的贝尔格莱德愈发反衬出索非亚的死气沉沉。这里的人民有着亲切的笑容和友好的谈吐,很快我们就从卖饮料的大姐那里学会了一句“是的”——da(yes)。有网友指出,“谢谢”是Hvala(哇哈啦)。

 

邂逅两位中文十分流利的分别来自塞尔维亚和奥地利的小姐姐,她们见到我们主动上前打招呼。其中一位自学中文17年,去过中国10-20个城市。我问了她,塞尔维亚语和俄语的区别。她说塞尔维亚同时学习和使用两套系统: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可以相互对应,但她并不能天然明白现代俄语,只有部分词汇和古早文字是可以的。

 

我们体会到了塞尔维亚人的热情好客。

 

 

走到古堡的一个门口,恰巧看见一家餐厅,景观正对着多瑙河畔,那午饭必须就在这里解决了。

 

饭后继续,我们重返米哈伊洛大公(Knez Mihailova)步行街。景点指示牌上列有三种语言,其中一种就是中文。这条街聚集了各种cozy的咖啡馆、冰淇淋店和古典的书店,还有自然少不了音乐的环绕。我们驻足听了蛮久,三个人的小提琴水平很高,而那个街口的音效又好得不得了,让我们听得入神,舍不得走。不过他们仨很有节制,路过给钱的不少,我们也给了,没多会儿他们就收摊了。

 

 

 

作为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圣萨瓦,何其金碧辉煌的建筑,完全免费参观,也没有工作人员跟你要摄影票,随便看随便拍照,多么敞亮大气。

 

 

周一的塞尔维亚历史博物馆休馆,而铁托元帅墓我们并不感兴趣。于是,这天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去了很多中国人都会去的地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原址。它在1999年的5月被炸毁,那时我正念大三。到今年(2024)已经25周年了。

 

关于这个地点我没有确切的地址,靠着网友们的信息,我们打了个车找过去。司机说,他大约知道这个地方。现矗立在这里的建筑是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在纪念碑石的后面,有一家小小的鲜花店。

 

我们到时,有几个同胞正准备上车离开,看起来也是游客。我俩低着头,默默读着碑文,不语。

 

待了一会儿就回去,正值下班晚高峰,走出大路去拦车。

 

在贝尔格莱德的最后一晚,我们找到了一家中餐馆。地道的美食安抚了我们的思乡胃,水煮牛肉、芸豆蹄花、珍珠奶茶、炒青菜、白米饭,还要什么万豪酒店sigatured cocktail!

 

店面很小,只容3-4桌,来自中国不同省市的同胞。有的是毕业后分配来驻扎工作的,有的是随旅行团旅行至此的,有的是专程前来公务谈判的,有的带着土耳其银行家在此寻求商机。女友出去对面买奶茶的功夫,我已经跟每一桌都聊了几句。他们与来自四川达州的老板娘相谈甚欢,看起来是熟客了。

 

老板娘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背井离乡啊”。

 

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拥有友好的民众、从容的书店、典雅的音乐、缠绵的河流,以及无限的哀思,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独特的气质,深深打动了我们。

 

很难说,未来不会再次回到这里。但此刻,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了。

 

和女友的东巴尔干三国行就此结束。她回家,我继续欧洲的行程。

 

次日一早,和女友告别,我独自搭乘飞机自贝尔格莱德往伦敦。

 

在机场也了解到了一点其他知识。贝尔格莱德机场以nikola tesla命名,而musk的tesla也是以该位科学家命名。读了人物生平梗概的大宣传板后,果然他是一位影响力深远的近代电子工程学科学家,并以“无线供电”的脑洞为世人瞩目。电动车tesla的确以此为名,向他致敬之意。另外还有一家电动车公司干脆起名为Nikola。

 

听司机说,满街跑的车挺多是特斯拉,不少中国人和俄罗斯人来贝尔格莱德买房、投资。

 

 

不料飞伦敦的航班延误了2小时,再加上Heathrow入境的艰难,好在这次从Heathrow T4,只排了将近45分钟,比T3快多了!

 

来到伦敦市区已是傍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