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三日(2)【上】

(2025-07-07 14:56:42)
标签:

敦煌

甘肃

旅游

莫高窟

分类: 带孩子旅行:国内

 

 


这些年莫高窟越发没有淡季可言了,于是又是早起的一日。就为了避开人流高峰,赶在第一拨入景区,能相对有个较好的体验。哎,现在旺季时的国内热门景区玩起来可真叫一个累——主要是心累。

进莫高窟

需要好好策划一下,大费周章。从敦煌市区往数字展示中心大约10公里,20分钟车程可到。我提前一个月买到的最早时段(8:00检票)普通票,随后增加了8:15时段的普通票——那时并不难抢;进入暑期后就一票难求了。

当天需按预约时段提前30分钟抵达,在数字展示中心大门外的自助取票机亭一并取了票单,就先进中心观赏两个指定的影片。进了大厅才发现,比我们还早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不是第一次来,略过了观影,直接去乘坐摆渡大巴了。

大厅缺乏一个清晰的指引,我也只当没头苍蝇一样右拐,胡乱选了一个厅就进了。两部电影时长共40分钟,分别在两个厅观看,一部数字电影《千年莫高》,一部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内容都是极不错的,首次前来的人对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以及莫高窟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能有个大概了解。观影厅座位有限,我们到的早,直接就能进厅,估计晚些会排队。看完便随人流出了展示中心的后门,排队去乘摆渡车。两部大巴轮候,只等游客坐满就发车,后头再有大巴补上空。

等了片刻,上车。乘坐15分钟的摆渡车,终于来到了窟区。我2001年来时,车子是直接开到这外边的,省时省力省心,不像现在,苦不堪言。下车后,接着步行15分钟,过桥、远望北区的崖面,又继续排队,等候按人数分配讲解员。

游普通窟

整个莫高窟的窟区分为三股人流(排队)参观,分别为:

1. 普通票(讲解员口中的A票):数字展示中心观影+参观8个实体洞窟

2. 应急票(B票):参观4个实体洞窟

3. 特窟票:需额外单买 

拦起来的排队区一会儿功夫就站满了人。我们虽然动作慢,但位置还是比较靠前的,由讲解员分发耳机,大约每30-35个人安排一个导览团。

在讲解员小姐姐带队进入后,先是讲了一番观赏期间注意事项,整个参观过程将持续大约45分钟到1小时。V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主动上前,礼貌地同讲解员提议,能不能带去看一下九色鹿,第257窟,如果不行也不要紧,谢谢。当时讲解员不动声色,说,尽量安排。

最后看下来,8个窟开盲盒为: 第29窟(团龙卷瓣莲花井图)、 第332窟(三身佛)、 第16窟+第17窟(洪辩开凿佛坛+藏经洞)、 第249窟(狩猎图)、 第257窟(九色鹿)、 第231窟(报恩经变)和 第96窟(九层楼,出口)。果然带我们去看了九色鹿,而且考虑到团中老人腿脚不便,特意安排了2个一层的窟。

(以下内容与图片摘自敦煌研究院网站)

-第29窟-

年代:原建年代是晚唐,其余壁画为西夏重绘

背景:公元1036年,李元昊攻占瓜(安西)、沙(敦煌)二州,瓜、沙遂归辖于西夏。西夏王朝笃信佛教,在瓜沙造窟颇多,大多是重修前朝旧窟,在莫高窟重修了六十个洞窟,此窟即是其中之一。

看点:主室窟顶藻井呈方形,画团龙卷瓣莲花井心,井心的浮塑团龙,龙身细长灵巧,张牙舞爪。

今年是龙年,观此壁画,尤显吉祥。

-第332窟-

年代:初唐

背景:唐王朝正在“贞观之治”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上,蓬勃发展。

看点: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都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建成的第332窟里。该窟供奉“一佛二菩萨”像,三面皆立佛一塑。据称,乃佛教的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应身。法身佛指体证真理的佛身,即毗卢遮那佛。应身佛指教化众生的佛身,即释迦牟尼佛,报身佛指体证智慧的佛身,即卢舍那佛。

此窟前室原存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了莫高窟的缘起、该窟的始末、李氏的源流、李克让修建此窟的功德以及武周之际莫高窟的繁盛,故此窟又被称为“圣历窟”、“李克让窟”。此外,碑文还透露该窟开凿于武周时期,是少有纪年的洞窟。

-第16窟+第17窟-

这两个窟一并参观的,是8个窟中的必到之处。

年代:晚唐

背景: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众起义推翻吐蕃对敦煌及河西地区的统治,重新归附唐王朝。因洪辩力助张议潮收复敦煌及河西,后被唐宣宗敕封为释门河西都僧统,统管吐河西地区的佛教事务。

看点:现存的大型洞窟之一,窟主为晚唐高僧洪辩法师,俗姓吴,旧称“吴僧统窟”。根据洞窟甬道南壁碑文所记,第16窟外的三层楼为道士王圆箓于1906年主持修建。第17窟,即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发现于第16窟的甬道北壁。初建时是敦煌高僧统洪辩的影堂(纪念堂)。

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五万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九百多年。

 

公元1900年(清光绪),这个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就在这个小室里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上讫晋代,下至宋初,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七百年间连联相续)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约五万余件。出土文献内容特别丰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典当买卖契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而且还有古汉书、龟兹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契丹字,女真字,于阗文,古藏文等中亚和少数民族文字。在敦煌遗书中汉文文献约36000号。藏经洞出土文献文物数量惊人,举世罕见。

 

讲解员提到佛的眼珠为琉璃制成,因此暗里也有闪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