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安排医疗队参观的第二个项目是达雷斯萨拉姆大学。大客车载着医疗队一行,经过达雷斯萨拉姆繁华的市区,来到了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校园,从车窗向外望去,整个校区掩映在一大片绿树和鲜花丛中,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植物的清香。校区里的马路虽然不宽,但是到处干干净净
看不到任何纸宵、垃圾,连黑黑的柏油路面都被雨水冲刷得一尘不染。在非洲竟然有这样的世外桃园,这是我不曾想到的。据我所知,坦桑尼亚是当时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有这样好的大学,说明政府非常重视教育,这一点令人欣慰。
医疗队一行被安排参观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图书馆。馆长对中国医疗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国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给我的感觉是,他的话非常诚恳,是发自内心的。达雷斯萨拉姆大学图书馆是一个不小的建筑,藏书也比较丰富(具体藏书数量记不住了)。整个图书馆窗明几净,管理的井井有条。看着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的图书,回头望望窗外宁静美丽的校园,那一刻,我竟然突然产生了重回学校读书的冲动。
http://s13/middle/62a617fata21b95e725ec&690
(摄于达雷斯萨拉姆大学图书馆)
参观完大学之后,我们重新回到了达累斯萨拉姆市区。大客车司机非常理解医生们的心情,路过市中心时,停下车来,给大家半个小时时间,让大家参观、拍照。医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相机,相互拍照。我也排下了几张照片,贴在这里,以飨读者。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达雷斯萨拉姆城市的规模和繁华程度都是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所不能比拟的。
http://s3/middle/62a617fata21b9d90a712&690
(摄于达雷斯萨拉姆街头)
http://s7/middle/62a617fata21b98438ca6&690
(达雷斯萨拉姆街景2)
http://s11/middle/62a617fata21b9a82245a&690
(达累斯萨拉姆街景3)
接下来的几天,医生们自由活动。我和几位医生几次步行到海边散步,并在海边留下了几张彩色照片。照片上显示,港口里很少见到大型商船,多为近海捕鱼和运输的木制机帆船。估计我们看到的不是达雷斯萨拉姆的重要商港,而是一个小鱼港。
http://s15/middle/62a617fata21b9fdf583e&690
(达累斯萨拉姆港湾)
有一天下午,正在我们在海边互相拍照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孩童清脆、响亮的问话声。“几点了?”。身在非洲大陆的我们,突然听到这样童声童气的、标准中国话,实在吃惊不小,一时竟不知道看表回答。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地扭头朝旁边望去,发现几个坦桑尼亚儿童在附近海滩玩耍,其中一个男孩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望着我们,看样子正等待我们的回答。那孩子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个小裤衩,光着膀子,浑身油黑、结实,看上去虎头虎脑,非常讨人喜欢。我问,是你问我们吗?他马上清楚地回答说,
“是呀”,接着又问了一遍,“几点了”。我看了看手表说,“快五点了,你们该回家了”。那孩子回答说,还早呢,再玩一会。”我惊奇地问,“你怎么会说中国话”。他一面朝我们走过来,一面从容的解释说:“我刚从北京回来,我爸是驻中国大使馆武官,我在北京住了好几年,上中国幼儿园。”
http://s14/middle/62a617fata21ba148d85d&690
(这里就是我们见到那个会说中国话的坦桑尼亚亚孩子的海滩)
医生们对这个可爱的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纷纷走过来同他聊天,能在这里见到“知音”,大家都很开心。可惜,当时竟然没有想到同这个孩子拍一张照片留念,现在想起来,实在后悔。我算了一下,现在,这个孩子应该40岁左右了。四十而立,不知道这个坦桑尼亚小伙子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事业是否成功,是否仍然同中国保持着联系。
(更正:医疗队李淑珍医生看到回忆录后,
更正指出,“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应为“东非大学”。特此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