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索马里医疗队期间(从1978年4月底到达摩加迪沙,到1980年12月中旬离开摩加迪沙,共两年零七个月),曾十几次往返首都摩加迪沙充当信使,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充当信使的过程当中。哈尔格萨距离摩加迪沙近两千公里,早期往返多开汽车,路上要两天,
中途或者在中国援助索马里的公路专家组过夜,
或者赶到中国援索马里医疗队过夜。由于路途遥远,长途行车不安全,后期多改乘索马里航空公司的航班。
关于索马里航空公司和国内航线,我在此前的博文中曾经做过一些介绍。我的印象中,索马里航空公司当时主要的飞机种类是麦道喷气机,具体型号记不清了,偶尔也会有螺旋桨式的飞机参与飞行。由于乘客数量不是很多,索马里的气候条件也比较好,
很少有不利于飞行的天气出现,所以,总的来说,索马里航空公司的航班还是比较准点的,而且乘坐索马里航空公司的飞机也算安全。 但是,给我的感觉,索马里飞行员的驾驶风格比较随意,飞行员一时心血来潮,会搞出一点这样那样的花样,比如飞机到跑到尽头时才升空,飞行过程中突然爬升或者下降高度,迅速转弯等等。起初,每次乘坐索马里航班都有些提心吊胆,后来也就逐渐习惯了。
1980年上半年有一个月,我再次充当信使。带着医疗队全体医生写给家人的信件,
来到了哈尔格萨机场。本来就不太大的候机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十来个乘客。我办完登机手续,耐心地坐在座位上等候,大约半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广播喇叭里传来机场的通知,说由于技术原因,原定航班取消,也就是说,当天没有航班从摩加迪沙飞往哈尔格萨了。听到这个消息,有几位乘客到柜台办理了改签手续,离开了机场。但仍然有几位乘客拒绝离开,可能因为有重要公务的缘故,有的乘客在同机场管理人员进行交涉。我因身上带着医生们的家信,必须当天赶到摩加迪沙,所以也焦急地在机场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下午两点多钟,机场终于宣布,哈尔格萨机场将用一架轻型飞机执行这次航班的任务,把仍在哈尔格萨机场等候的几位乘客送到摩加迪沙,然后,把摩加迪沙的乘客接到哈尔格萨。广播的话音刚落,一架很小很小的轻型飞机就被从机库拖到了停机坪上。
远远望去,那架飞机非常低矮,机场工作人员在下面走动,看上去比人高不了多少。机身也很短,除了前面一个尖尖的机头之外,后面只有四五个方形的窗口。乘坐这架小飞机,飞行这么远的航程,安全系数到底有多大,我一时心中无底。记得曾经听人说过,飞机越大越安全,而眼前的这架飞机却是这样的袖珍,简直像一只大蜻蜓。坐在摆渡面包车上,我的心里不住的打鼓。但一想到如果我因飞机小不敢乘坐,回到医疗队,
会让大家非常失望,所以,一咬牙,登上了这架小飞机。http://s3/middle/62a617fata1d2f1339a12&690
(照片摄于轻型飞机前)
登机的梯子只有三四个台阶,进入机舱,发现我的头部几乎就碰到了顶棚,(我的身高为1.78米,穿鞋高度1.80米,因此,估计机舱的高度只有两米左右)。中间一条很窄的通道,两面各有三四个座位。我们七八位乘客坐好后,机上唯一的一位乘务员出现了。她是一位年轻的索马里小姐,穿着索马里航空公司的紧身制服,露出明显的线条。油黑油黑的卷发,紧紧地贴在头皮上,显得两只眼睛特别大,特别有神。她简单示范了如何系好安全带,飞机便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给我的感觉,机身非常的轻,好像来一阵风就会被吹走。
经过很短距离的助跑之后, 我们的飞机便像一阵风一样飘了起来,那种感觉, 不像坐飞机,
而像坐气球。飞机飞到一两百米高度时,感觉突然一阵风吹来,飞机马上随风平行移动,所谓随风逐流。坐在座位上, 我既有些忐忑不安,
又有些刺激,那种感觉,真是很奇妙。飞机很快完成了爬升, 开始平稳飞行。飞行途中, 除了偶尔随风飘流之外,
整个航程倒也平稳。由于是小飞机,飞行高度有限(大约只有两三千公尺),所以,陆地上的景色一清二楚,一览无余:放牧的羊群,沿着公路行进的牛群,在低洼草地上觅食的鸵鸟,偶尔一棵孤零零的大树,星星点点的村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非洲画卷。
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同刚刚登机时的忐忑不安不同, 走出机舱那一刻, 我甚至还有一点留恋这次难得的飞行。
我第二次乘坐类似的小飞机是20多年后的1999年,我和上海市外办主任周明伟(现任国家外文局局长)等,陪同上海市市长徐匡迪访问加拿大、美国。代表团一行结束了对加拿大的访问,离开渥太华前往纽约,机场方面就提供了一架小飞机。只是,给我的感觉,这一架加拿大生产的轻型飞机,比我在非洲乘坐过的那一种要先进得多,载客量也要大些,有十几个座位。第二次乘坐轻型飞机,我的心理踏实多了。记得途中遇到了大雨,飞机穿过浓密的云层时,有些颠簸,雨点打在机身上,
好像落在帐篷顶上,“劈里啪啦”作响。
第三次乘坐轻型飞机是2003年在新加坡大使馆工作期间。受印度尼西亚一家大型造纸公司(APP----亚洲纸浆集团)的邀请,张九桓大使的夫人唐黎珍
,我和我的夫人,以及使馆经商处的几位秘书,一行六七个人,前往苏门答腊岛参观,从新加坡飞往苏门答腊,乘坐的也是一架很小的轻型飞机。飞机飞行高度很低,飞越马六甲海峡之后,脚下便是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绵绵上百里,非常壮观。陪同的印度尼西亚朋友告诉我们,那些全部是造纸公司营造的人工林。
每一次乘坐小飞机,都会勾起我对当年在索马里时的回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