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013-04-27 13:58:03)
标签:

菜单讲座

体会

杂谈

一切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文:九州狐

 

http://s11/mw690/62a52021gdb67a75633da&690


 

题记:感谢《丝路花雨》博客圈,感谢所有为博客圈辛勤劳动的管理员,你们的辛勤劳动是每一个博友前进的动力!

 

昨天下午第二节课,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区实验小学陈勇老师向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奉献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内容是《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是三年级的内容,受教的是我班的学生。

 

区教研室每学期都会向全区学校提供一份作为校本培训的“菜单”供各个学校选择,入选“菜单”的都是在市、区比较有名的老师,或者说在某个领域有建树的老师,这些老师有的是教研室直接聘请的,有的是个人申报,然后通过教研室审核选聘的,各个学校对照“菜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的内容,陈勇老师来校上课、做讲座即是学校点的一道“菜”, 或许这种方法真的是从饭店点菜借鉴来的,形式很新颖,效果也不错,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区教研室的创举。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陈勇老师的课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讲座那就是通俗接地气。

 

课堂上精彩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倒叙的手法。

 

教材中首先出现了天安门、飞机、奖杯三幅图片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材这样安排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三个图形都有对称的特点,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对称这个词汇对于三年级来说是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说出这个特点,除非老师点化,如果老师点化的话也就失去了发现之美,为了突破这个瓶颈,陈老师把后面的阅读内容《你知道吗?》前置,选择了图片中的蝴蝶和蜻蜓向学生提出了“蝴蝶和蜻蜓为什么可以自由自在的飞行?”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蝴蝶和蜻蜓再熟悉不过了,于是,七嘴八舌的慢慢的从有翅膀到翅膀是成对的再到长在身体的两边,最后归纳到形状一样,方向相反的特点,陈老师把它们总结成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在学生初步的有了对称的印象后再让学生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图片,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对称这个词,水到渠成。

 

第二、课堂中坚持让学生在体验中去伪存真。

 

看图片、看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很容易就能找到他的对称轴,有的就很难,尤其是一些只是中心对称的图形,陈老师不厌其烦的让学生体验,在折的过程中感受完全重合的实际意义,在诠释完全重合意思的时候,陈老师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述,学生说另一边不见了、不多不少,这正是完全重合的意思,只是学生没有按书面语言表达罢了,陈老师的肯定给学生增加了信心,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在屏幕上指出轴对称图形的时候陈老师让学生指出对称轴的位置,同时让其他学生观察,判断是否正确,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陈老师让其展示不同的意见,陈诉自己的理由,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辨别,自己发现,自己改正,建构知识,巩固知识。

 

第三、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不多讲,不少讲,把握教学的“度”。

 

苏教版把许多数学知识分散的安排在各个年级各册教材中,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年级需要掌握的也不同,许多老师会把一些知识点在某个年级一股脑儿的传授给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比如三角形和梯形,这两种图形学生已经认识过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这两种图形的分类,教材试一试的练习中出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学生通过观察不难找到他们的对称轴,陈老师没有揭示它们的特点,只是说这种三角形和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了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三角形、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他精心为学生准备了一个任意三角形,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因为刚刚获得的知识会觉得是,陈老师让学生自己折折看,通过折学生自己就发现了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至少要能够找到一条对称轴,陈老师并没有帮助学生总结出哪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那种不是,因为他觉得学生还没有到需要学习这个知识点。

 

第四、深度解读文本,注重文本内容的层次。

 

陈老师注重学生体验,不断地让学生观察、比划、动手操作、对比,使学生经历从实物到图形再到图案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中方向的重要性和图案中背景的重要性,通过正五边形、五角星等图形让学生感受一个图形可能不止有一条对称轴,但是只要能找到一条对称轴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课堂教学的环节来说,陈老师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流畅、环环相扣,对学生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培养都恰到好处,只是我觉得有一点被陈老师忽视了,那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和美的教育。

 

在陈老师和学生讨论蝴蝶和蜻蜓为什么能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这个问题的时候,陈老师可以着力让学生感受对称能够获得平衡,同时感受对称是美的,这是大自然的美,人类能够借鉴大自然这种对称的现象建造了许多恢弘的建筑和飞机或商品,体现了人类的伟大智慧,这是人造的美,数学课堂上学习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便是体现了学有用数学的理念,从而教育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为人类造福,这正是数学的价值所在。

 

我不知道我的这番言论陈老师会不会知道,学校也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只是我感觉如果陈老师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说不定这就是一种损失。

 

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课堂都是精彩的课堂。

                                                          

写于2013-4-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