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大桥垮塌的真相就是还死者一个公道
(2012-08-26 07:09:16)
标签:
跨江大桥垮塌超载真相杂谈 |
还大桥垮塌的真相就是还死者一个公道
【核心提示】:
8月24日,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塌落事故,4台货车坠落地面,目前,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哈尔滨市建委表示,因阳明滩大桥施工指挥部已经解散,所以无法查询到是哪家单位负责的这段事故桥梁。
【资料显示】:
一、阳明滩大桥位于哈尔滨市西部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11月6日建成通车,估算总投资18.82亿元。为哈尔滨市首座悬索桥(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6464米,接线道路长669米,每小时车流量可达9800辆,桥面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主桥跨度427米,主塔高80米,桥下通航净高不小于10米,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航要求。
二、3年工期18个月完工,其中由中国铁建十三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哈尔滨三环路西线跨松花江阳明滩大桥四标段和一标段,在短短的13个月时间里完成投资近6亿建设。这再次体现了骄人的“哈尔滨速度”、“哈尔滨奇迹”和可贵的“中国铁建精神”,两项工程双双申报鲁班奖。
三、24日5时30分左右,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坍塌,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官方调查初解释】:
1、大桥坍塌疑因车辆超载。
2、哈市建委称无法查到事故桥梁责任单位。
【九州狐的观点】
看罢新闻我的内心无比的难受、纠结,私下里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善待自己,否则,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自己可能像该起事故中的三位死者一样莫名其妙的就没了。
总投资18.82亿元的工程在全国即便不能算作特别巨大的工程,在哈尔滨至少能够挂得上号了,这样比较巨大、重要的工程开工之前必须要经历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的考察、酝酿和论证才能从设想到形成文字计划,再到实施方案,最后交给施工单位施工的过程,施工单位必须是经过非常严格的招投标程序才产生的,对于这种尖端高科技的技术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资质,获得这样资质的单位无论是规模还是名望在全国或者哈尔滨绝不是无名之辈。
如此规模且重要的工程不但监管严格而且所有的材料应该归档保存,这样的档案至少要保存二三十年,人不在了档案应该还在,再说,即便是“草头班子”也应该挂靠在某个大公司的名下,否则,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施工授权的,只有一种情况能够解释得清,那就是腐败,也只有腐败了才会出现这种可能。
关于“草头班子”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跨江桥梁工程、高速公路或者高铁,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大工程,都是分标段分包下去的,因此一个工程会有许多公司参与建设,而参与建设的部门也会把自己名下的建设任务分包给自己旗下的挂靠公司,甚至个体建筑队伍,这些“草头班子”本身并不具备建设资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工期紧的时候人人都是电焊工,个个都是钢筋工,我们村子里就有好几个人在高铁建设工地上做电焊工,而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具有焊工资质的,而那些所谓的“××速度”、“ ××精神”就是这些没有任何资质的“草头班子”或者个体创造者。
至于大桥坍塌疑因车辆超载的解释更是说不通,跨江大桥非同寻常,在设计上首先会考虑车辆超载的因素,也一定会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在桥的两端设置检查车辆超载和疏导交通的检查站,以便及时的疏导交通或处理突发事故,超载的大货车频繁的驶过大桥则说明交通部门监管失责,再说,工地运输车超载能超多少?跨江大桥会因为工地运输车超载坍塌吗?大桥的负荷能力如此不堪一击?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件恶性事故的背后一定暗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猫腻,媒体记者现场拍摄到,在垮塌的桥梁体内,充塞着鹅卵石、木棍和编织袋的混合物,钢筋是铺在箱梁内的,并没有看到捆扎的情形,这样的工程是如何通过检查验收的?公众有理由怀疑其中的猫腻,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也指出,大桥刚投入运行一年多就发生了断裂,“肯定有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相关部门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草率的下结论,事实上他们也没有罔顾事实的权利,因此,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尽快的向社会还原事实的真相,还原事实的真相是还社会一个公道更是还死者一个公道。
我坚信不管大桥垮塌背后的水有多深,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闻”慢慢的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