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理”绝不是“施暴”的理由

(2012-08-25 16:37:36)
标签:

道德

让座

施暴

挨打

杂谈

“有理”绝不是“施暴”的理由

 

             文:九州狐

 

 

 

《青年时报》824日报道,杭州一名小伙因为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被与妇女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鼻血直流。女子亦责骂小伙“不知道让座”。小伙当时坐在“照顾专座”上,车厢广播几次提醒乘客给妇女让座,但都没有人起身。 

 

礼让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之一,特别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公共汽车出现以后,主动让座更是成为中国人文明乘车的主要标志,几乎所有的公交车上都有“老幼病残孕”专座,旨在照顾那些需要照顾的人,驾驶室上面的显示频也会不时的打出主动让座的字样,有的时候车厢广播或者售票员的口中也会传出有关主动让座的提示语,这一切的一切恰恰说明礼让美德在中国到了岌岌可危不得靠时时提醒来维系的地步。

 

小伙子坐在“照顾专座”上不仅不主动让座而且在他人的提醒或指责下仍然无动于衷确实有违公共道德,与当下公众慢慢回归的道德意识有点格格不入,但是,主动让座属于道德范畴,只是个体精神层面的内容,必须通过营造公共道德氛围和个体人格唤醒来达到道德重塑的目的,尽管,人们对违背公共道德的人和事可以进行舆论谴责,但是,他违德却不违法,而恶语相向、恶拳相加则是涉及法律的问题了,是有可能受到治安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行为,再说,车上“照顾专座”上坐的都是该坐之人吗?换句话说,即便小伙子不让座是违法的,任何个体也没有处罚他的权利,很显然,小伙子有可能违德,而打人男子却是实实在在的违法了。

 

之所以说小伙子有可能违德,是因为从文字中我们无法得知小伙子事发的时候是不是正在患病或者小伙子本身就是个残疾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小伙子就是名正言顺的被“照顾专座”照顾的对象,或许小伙子性格内向,或许打人男子和乘客根本就没给小伙子申辩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小伙子被冤枉了;第二,小伙子从心灵到肉体都受到了侮辱,很显然,小伙子内心受到的伤害一定远远大于肉体的伤害,可能成为小伙子一生永远也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最最可怕的结果。

 

主动让座只是公共道德提倡,缺乏约束力,车厢广播提醒乘客给妇女让座仅仅是例行公事,如果售票员或者司机在提示乘客让座的时候目标更明确些,通过工作人员提出来即便是被动让座也顺理成章,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乘客与乘客之间的矛盾。或者把主动让座纳入法律范畴,不主动让座且不听劝告者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就有了威慑力,否则,任何人都没有强制要求他人接受自己意愿的权利。

 

再说,打人男子为什么如此蛮横与嚣张?第一,本位主义作怪,一己私欲是主要原因,如果事不关己或许就会高高挂起;第二,抓住公众对不让座特别是占用“照顾专座”行为的鄙视心理,假公济私;第三,小伙子瘦弱的外表,乘客的漠视,特别是小伙子被打后的懦弱更激起了打人男子的淫威,于是,打人男子更加的亢奋,无疑,小伙子的懦弱和孤立无助推波助澜了打人男子的打人行为。

 

学校里经常有学生相互打闹的的事情发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孩子虽然长的比较瘦弱,但是,比较好动,喜欢摸摸你,碰碰他,被摸被碰的同学一不高兴就把这当选成了自己教训他的“理由”,于是,那个同学就吃亏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种得理不饶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怎么说,“有理”绝不是“施暴”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