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曲肽显像——让隐匿的肿瘤“现形”
作者:何帆 李从心
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使患者较早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但是其在人体内的准确定位却很困难。奥曲肽显像技术的诞生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肿瘤的定位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奥曲肽显像技术极大提高了肿瘤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价值。日前由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李方教授等完成的该项核医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
生长激素抑制素简称生长抑素,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类激素,广泛分布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神经肽,其中以脑、周围神经元、内分泌胰腺及胃肠道内密度最高。在病理状态下,某些肿瘤细胞表面表现为生长抑素受体水平的过度表达。这类肿瘤主要为胰腺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类癌、甲状腺髓样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
由于天然生长抑素在体内迅速被血浆和组织蛋白酶降解,半衰期只有短暂的2分钟,不适合临床应用。为了得到代谢稳定、体内酶降解缓慢、具有长时间生物活性的生长抑素的类似物,多年前国外专家研究合成了奥曲肽,成为天然生长激素抑制素的人工替代品。并应用多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奥曲肽,合成放射性受体显像剂,具有简便、易制备、患者受辐射剂量小、图像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更多病灶等特点。
奥曲肽显像剂被引入体内后,与肿瘤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使肿瘤显像,称为奥曲肽显像技术。该技术用于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既敏感而又特异,在肿瘤的分期与预后评价、肿瘤导向手术及疗效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价值。自2002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奥曲肽显像剂以来,先后有近2000位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肿瘤患者受益。一位女性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高度怀疑嗜铬细胞瘤。放射影像检查在其左侧颈内动脉内后方及右侧颈动脉分叉各见一实性肿块。临床认为诊断明确,已准备择期手术。为了确保手术方案的合理性,医生在术前申请了99Tcm-TOC显像,结果发现了胸部CT平扫未能显示的位于纵隔的功能最强的病灶,于是及时改变了临床手术方案,规避了嗜铬细胞瘤的手术风险,保护了患者安全。
与CT、MRI等其它影像学手段比较,奥曲肽显像的最大优势是功能和全身显像,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特殊部位、少见部位的病变,如胰腺手术后局部解剖结构紊乱的肿瘤,心脏部位的肿瘤等很难判定具体位置。而80%以上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表达生长抑素受体亚型Ⅱ为主,因此奥曲肽显像凸显优势。它还可以对患者的病变情况有更全面的估计,进行正确分期,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并可评价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手术的彻底性,观察有无残余灶以及随访是否复发。亦可评价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
李方教授介绍说,除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奥曲肽显像技术对小细胞肺癌、肿瘤导致的骨软化症、淋巴瘤及乳腺癌等的诊断也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