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时代【I时代】
(2011-01-06 11:44:28)
标签:
杂谈 |
新年新气象。一些生活在北京的人们,进入2011年之后,多了一项“工作”,为买车“摇号”。
从今年起,北京每个月只能销售2万辆车,而由于买车的人多,大家只能用摇号的形式碰运气。由于人多号少,本轮摇号未中的人,可以继续参与下一轮摇号,所以,可以预计,参与摇号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或许有朝一日,“中号”犹如买彩票中奖一般幸运。
北京都知道,上海也是控制车牌数量的,采取的限制方式是牌照拍卖。老有人爱对比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的限牌措施当然也会被对比一番。“别有用心”者一番对比之后认为,在上海只要出得起钱,就能得到牌照,在北京“钱不是万能的”。
其实吧,殊途同归。我们的大城市,尽管气质略有差别,你有高架桥,我有环城路,你扎根大海边,我屹立长城下,但归根到底,至少在交通问题上,是难兄难弟。你要么是在排队竞买车牌,你要么是在排队摇号碰运气,总之,都在排队。
你有钱拍得牌照,你有运气摇到牌照,你开上了车,驶入了高架桥或者环城路,你还要排队,因为路上车多着呢。所以,北京还要继续另一种摇号,某个号码的车,在某个日子不能上路,某些号码的车,在某个特殊的日子不能上路。
于是有人戏谑说,摇号,可以终极地解决一些无解的难题。比如,卖房子的早就有过摇号销售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都摇号了,所以,如果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也摇号看医生?这是不是比“拍卖医生”公平?
其实,这还真不是能够当笑话讲的。当年票证年代,还不算久远,凭票供应是许多中国人共同的记忆。那个时候,吃穿需要“排队”购买,并不宽阔的大街,却是空空荡荡的。如今,这些城市里,吃穿供应充足,宽阔大街上,却是车流浩浩荡荡的。这可爱的城市,依然徘徊在摇号时代。这城市的繁华,造就了另外一种贫困。到处都是路,却到处走不动。于是,我们坐在马路上等红灯,我们坐在马路上听广播,我们坐在马路上看报纸,我们坐在马路上看街景,我们坐在马路上听歌,于是传来久违的歌声: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坐着坐着,你就会疑惑起来,我们为什么一起坐在大街上燃烧93#或97#汽油?要知道,汽油比道路还稀缺,那是不可再生资源,或许有一天,我们需要摇号购买汽油。
前一篇:有尊严地堵着【供i 时代】
后一篇:重庆商报总编宏文: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