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
(2010-11-03 16:52:28)
标签:
旅游 |
野山
前两天,北京警方发布了一个数据:今年以来,怀柔区警方,已经成功解救登山被困群众72人。
我喜欢北京是一个有山的城市。相信很多人比我更喜欢这一点,因为他们身体力行,经常去爬山。要问有多少人爱去爬山,没有数字。只能举例说明,一个是在北京的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登山迷路被救”的新闻。夸张点说,已经不计其数了。
爬山“出事儿”这么多,可见大家多么热爱京郊的山水了。
是的,许多人厌恶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但一想这个弹丸之地处在“东临渤海湾,西拥太行余脉,北靠燕山,俯视华北平原”的地理方位上,就不由得生出一些豪情来。刻薄点说,这种豪情,来自于意淫。
我就是这样的,虽然喜欢北京有山,虽然透过我家的窗户就能看到西山,但我一年也不去爬一次山。理由很简单,被“圈起来”的山头,比如香山、八达岭长城,你有时间去趴的时候,人满为患,那会是一场灾难。那些没有被圈起来的山,是野山。我没有胆量挑战,也害怕给警察添麻烦。警察们忙着呢。
所以,当我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某某几个人在野山上被困一夜被救回的新闻时,我私下里首先不是同情这些登山爱好者,而是想“埋怨”他们“添乱”。不过,他们的遭遇倒是为我描绘了北京另外一个图景,那就是在距离这个都市并不远的地方,有大量的残长城,有许多悬崖断壁,更有手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
想一想,距离首都中心几十公里的地方,没有手机信号。而没有信号的地方,简直可以称为是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地方。荒凉,破败,原始,这样的场景,与城里的熙熙攘攘交通拥堵之间的反差,应该是一种壮美。我想,应该是这种壮美,吸引了很多人。念及此,又开始羡慕那些勇于攀登的人们。要知道,有人爬野山,是付出了生命代价的。
我也有过雄心壮志,去攀登北京的最高峰属于太行余脉的灵山。去年十一,我一度驾车深入西部山区,但途径陡峭的盘山公路的时候,我还是中途放弃了。那盘旋的路,让人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个转弯处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更觉得,这已经不是北京,而是另一个世界。我终于失去了探索另一个世界的勇气,去了一个收门票的地方。那个地方叫爨底下,山坳里的一个古村落。
事后回想,我已经被城市驯服了——在这个肮脏的城市里如鱼得水一般地生活,一旦离开,充满恐惧。
前两天,北京警方发布了一个数据:今年以来,怀柔区警方,已经成功解救登山被困群众72人。
我喜欢北京是一个有山的城市。相信很多人比我更喜欢这一点,因为他们身体力行,经常去爬山。要问有多少人爱去爬山,没有数字。只能举例说明,一个是在北京的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登山迷路被救”的新闻。夸张点说,已经不计其数了。
爬山“出事儿”这么多,可见大家多么热爱京郊的山水了。
是的,许多人厌恶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但一想这个弹丸之地处在“东临渤海湾,西拥太行余脉,北靠燕山,俯视华北平原”的地理方位上,就不由得生出一些豪情来。刻薄点说,这种豪情,来自于意淫。
我就是这样的,虽然喜欢北京有山,虽然透过我家的窗户就能看到西山,但我一年也不去爬一次山。理由很简单,被“圈起来”的山头,比如香山、八达岭长城,你有时间去趴的时候,人满为患,那会是一场灾难。那些没有被圈起来的山,是野山。我没有胆量挑战,也害怕给警察添麻烦。警察们忙着呢。
所以,当我看到有新闻报道说,某某几个人在野山上被困一夜被救回的新闻时,我私下里首先不是同情这些登山爱好者,而是想“埋怨”他们“添乱”。不过,他们的遭遇倒是为我描绘了北京另外一个图景,那就是在距离这个都市并不远的地方,有大量的残长城,有许多悬崖断壁,更有手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
想一想,距离首都中心几十公里的地方,没有手机信号。而没有信号的地方,简直可以称为是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地方。荒凉,破败,原始,这样的场景,与城里的熙熙攘攘交通拥堵之间的反差,应该是一种壮美。我想,应该是这种壮美,吸引了很多人。念及此,又开始羡慕那些勇于攀登的人们。要知道,有人爬野山,是付出了生命代价的。
我也有过雄心壮志,去攀登北京的最高峰属于太行余脉的灵山。去年十一,我一度驾车深入西部山区,但途径陡峭的盘山公路的时候,我还是中途放弃了。那盘旋的路,让人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个转弯处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更觉得,这已经不是北京,而是另一个世界。我终于失去了探索另一个世界的勇气,去了一个收门票的地方。那个地方叫爨底下,山坳里的一个古村落。
事后回想,我已经被城市驯服了——在这个肮脏的城市里如鱼得水一般地生活,一旦离开,充满恐惧。
前一篇:商务部相关部门咨询问题单
后一篇:华为“接班风波”仅有八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