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一些电影,不仅在电影院里看不到,在盗版市场估计也难以买到碟。《韩半岛》就属于这一种电影,所以只能在网上下载了。
以我的感觉,韩国人或朝鲜人,与日本人其实是类似的。他们都生存在狭窄的地理环境之中,这对他们的民族性格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朝鲜半岛与日本四岛的不同之处更多,一个是进入大陆的跳板,一个则是孤悬海外。所以,朝鲜半岛的苦难相对多一些,其不仅长期生活在大陆的压迫之下,更在近代遭遇日本的蹂躏。
朝鲜的精神分裂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是南北分治。北方代表了保守,对外充满敌意。南方代表了突破,西外冲出桎梏。表现在精神层面,是自卑—自尊—自负的心理。
其次,是韩
国在开放的过程中,在获得一定的成功的同时,似乎有种失去自我的恐惧。是继续向前,日渐告别过去?还是回归自我,并警惕外部力量对自己的改变?
《韩半岛》所表现是后者。
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到,尽管韩国的从近代走向现代是成功的,但这掩饰不了其精神上的焦虑。日渐成长,并不能抹去昨日的创伤。日渐成长,让韩国改变了朝鲜的现状,甚至还想改变历史。
《韩半岛》似乎意在改变历史,甚至是通过未来,重新解读历史。
这部片子的大意是:未来某年,即将开通的“京义铁路”(从韩国经朝 鲜、中 国一直到俄 罗
斯甚至欧洲更远的地方),突然被日本叫停。日本拿出百年前的日韩条约,指出,该铁路的所有权属于日本。如果韩国固执地开通,日本将从韩国撤资、撤技术。这样,韩国经济将出现倒退。同此同时,日本军舰开到韩
国海域,战争一触即发。而韩 国的军事实力只相当于日本的30%……
如此形势之下,以韩 国总 统与总 理为代表的两派开始争斗。
总统代表民族主义,并希望借助历史学家,考证出当年和约上的皇帝的印章是假的,从而证明和约无效。随即,韩国海军与日本军舰海上对峙。
总理代表妥协派,类似韬 光养
晦的那一类人,他认为和约的真实性无所谓。认为不应该与日本对抗,否则经济倒退、民众生活重新陷于苦难。
最后,总统巧妙地战胜了总 理,其组织的专家队伍找到了当年的玉玺,并证明了日韩条约是假的。
于是,电影在意淫中达到了高潮:日 本向韩国 道歉,并撤军。
如果电影就此打住,那么还看不出韩国精神分裂严重,而只能看出韩国高涨的民族主义。
最后一幕颇有意思。总
理向总统辞职,在拒绝了总统的挽留后说:(大意是)总统将来会为自己的举措付出代价,全国人民都将付出代价。因为日本可以暂时退缩,但是不会罢休。也就是说,证明条约是假的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韩国不可能失去日本、美国的帮助而发展。因为在在日本叫停铁路的时候,由于美国表态支持,俄罗斯和中国也能表示了支持。韩国虽然在民族独立上赢了,却在现实中孤立了。韩国必然为这种孤立,付出代价。
总理在电影中是卖国者的形象,但是,电影在最后却让他进行了表达。
总统与总理的对立,应该是韩国民间甚至政府精神分裂的表现。
这种分裂是:含国要发展,就离不开日 本 美
国,但是这种依靠优惠丧失民族尊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有时候中国人也遇到过。
前一篇:从一个狗窝到另一个狗窝
后一篇:天安门前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