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于自闭,死于无聊

(2006-04-25 16:22:00)
标签:

杂谈

迟宇宙同学辞去副总编的时候,还隐约替他遗憾。
 
但昨天看他在博客上说,觉得自己这个半自闭的人,最适合的事情其实还是写作。
 
这应该是一句诚实的话。
 
一份工作,尽管薪水不错,但有的人做起来就是不爽。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有人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我想应该修改一下:一部分人死于心碎,更多的人死于无聊。
 
因为生活在日益富足,所以死于饥饿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如何过得更爽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贫穷最可怕,但它至少还可以用金钱解决,而无聊与心碎则是无药可救。
 
“开放的时代”是我最推崇的一种时代精神。尽管我们依然生活在枷锁这种,但毕竟走在开放之路上,可以说遥不可及,也可以说指日可待。这就是一种在自闭与开放之间的犹豫不决状态。
 
这种状态了出现在许多人身上,也出现在这个时代身上。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似乎都有这个倾向。在办公室里,大家好像都在埋头工作,很少互相交谈。但实施是,每个人的电脑屏幕上开着MSN或QQ,或两者同时开着。这就是自闭与开放的同时存在,既渴望与人交流,又保持足够的距离。
 
自闭还有一种表现,就是不善表达。甚至觉得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
自闭的结果是口语的退化,比如在部门开会的时候,我就替一些同学急:我都明白他要说什么了,他还没把话说完。
 
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因为开放,已经成为超级大城市。但在我在这个城市里仅有的几个朋友,很可能一年见不上一面。如果说城市太大、工作太忙,这种理由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尽管我也会拿这种理由搪塞。
 
我相信这是一种精神原因。我以我的血统“论证”的一个结果是,我们都太农民了,这个国家、这个城市都被农民性格主导着。
 
每个人都觉得应该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但事实上性格约束下,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我们的性格被什么决定了呢?被家庭、被文化,被周围的人。
我也曾做为一个记者与采访对象谈笑风生。但有时候又觉得,那种情况都是暂时的,甚至不是真的我。就像看一场电影,散场之后继续自闭。
 
为什么有时候在豪华的饭店里吃饭的时候,感觉味道还不如在家吃馒头咸菜?或许因为自闭才会有足够的自由感。
 
自闭就是尽量少地被外界打扰。不被打扰本身是寂寞的,寂寞本来是每人喜欢的。可是,寂寞中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却如同抽烟一样,暂时笼罩在一层烟雾里。没有人看见,没有人干涉。
 
 
所有的人都是渴望被了解的。但所有的人却都有自闭的一面。
自闭与自闭不同。有人因为自闭发挥了出色的才华,有人因为自闭不被外人所知。
自闭导致寂寞,寂寞与抽烟一样不健康。于是有人心碎,有人无聊。在这样一个怪圈里,荒废了青春,度过了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