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千以内数的认识》

(2010-03-29 11:25:52)
标签:

教学实录

徐大有

赵立芹

千以内数的认识

杂谈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    赵立芹

评析:山东省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徐大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千是多少,初步学会数、读、写千以内的数。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发展数感和估计意识。

3、在认识千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赵老师很早就对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潍坊市十分向往,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盛况,但我却从网上搜集了一部分风筝节的图片资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番,再次领略风筝之都的无穷魅力。(课件动态配乐演示风筝节盛况)

师:我们的潍坊美不美?

学生自豪地高声喊“美!”

师:潍坊这么美,不但赵老师向往,我们博兴县的小朋友也非常向往。令人高兴的是,今年4月份,潍坊市的一所小学与博兴县的一所小学举行“手拉手”活动,下面我们一块看一下博兴县小朋友来潍坊时的情境,好不好?

生:好!

师:看,他们下火车了!博兴县的红红同学与潍坊市的阳阳同学结成了好朋友,他们边走边交谈,多友好呀!仔细听,他们说了些什么。

课件动态配音演示以下画面。

     

        

师:先看到这里,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一千比八百零八多多少?

生2:三百比一千少多少?

师:同学们提出了有关比多少的问题,了不起!想想看,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3:下车的人很多,大约有一千人,一千到底是多少呢?

生4:花坛中的花很漂亮,如果把它们放在楼上肯定也很好,我想知道每户可以分到几盆?

生5:一千、三百、一百二十五、八百零八这些数如果用阿拉伯数字该怎样写?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先重点解决这个同学提的问题:下车的大约有一千人,一千是多少?

评析:借助潍坊市国际风筝节这一素材,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解决问题

1、认识计数单位千。

师:你认为1千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人,一千就和我们学校的人数差不多,升旗仪式的时候大家可以再看一看。

生2:一千就是10个一百。

生3:一千就是100个十。

生4:2个500是一千,5个200也是一千。

生5:1个400和1个600合起来是一千。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一本100页的稿纸、一盒200根的牙签和一盒500粒的豆子,先自己推想1000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倾听并指导。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小组代表1:一本稿纸是100页,10本这样的稿纸是一千页;一盒豆子有500粒,2盒就是一千粒。

师: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小组代表2:一盒牙签有200根,5盒这样的牙签就是一千根。

师:摸一摸一本稿纸有多厚,估计1000页有多厚(教师出示10本稿纸),看估计得是否准确。

教师把两盒豆子倒在一起,让学生感受1000粒豆子有多少;教师出示1000根牙签,让学生感受1000根牙签有多少。

师:同学们推想得非常正确,想不想知道数学小博士是怎样推想的?课件动态配音演示: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师:多少个一百是一千,也可以说,一千里面有多少个100?(板书)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下面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人看,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千。请一对同桌到前面拨给大家看。

师:百位左边的一位就是千位,千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1千。

师:刚才小博士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了一千,你能不能在计数器上也一百一百的数,从一百数到一千呢?

生齐答:能!

师:同桌合作试试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前面边拨边数做给大家看?

指定两名学生合作拨,其他同学边数边当小裁判。

评析:我们都知道,学生对于“一千是多少”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此,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一千是多少”,然后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推想与想象,最后借助“小博士”进行总结与升华。这样设计,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数感与估计意识在此过程中也得到培养。】

2、教学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得非常好,我们再一块来解决另外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出示图片)

 

 

 

师:这个数是多少?

生齐答:一百二十五。

师:试着在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上写出这个数,谁想在黑板上写一写?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师:大家觉得她写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她写得不错,就是有些小,我们看不清楚。

生:谢谢!你的意见我能接受。(边说边重新写了一遍,这次大一些了。)

生2:我认为你写得很正确,但如果数字大小一样,就更好看了!

生:谢谢!你的意见我也能接受。(边说边又重新写了一遍,这次写得好看多了。)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接受别人的好的建议,值得我们学习,老师还发现大家都是有礼貌的好同学,表现得棒极了!

 师:再想一想,125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1:我发现百位上有1个珠子,所以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有2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有5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5。

生2:1个百、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就是125。

生3:如果不这样写就不对了!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125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相互说,教师巡视指导。

师:125大家会写了,三百和八百零八会不会写?(板书)如果不能直接写出,可以先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然后再写。大家试着在练习纸上写一写,谁来黑板上写?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然后巡视指导。

生:请大家再看一下我写得怎样?

生1:不错。

生2:很好!

师:大家写对了吗?

齐答:写对了。

师:808中的两个8各表示多少呢?

生:个位上的8表示8个一,百位上的8表示8个百。

师:同桌相互说一说300和808的组成。

学生说,教师倾听并指导。指定一对同桌汇报说。

评析:千以内数的读法与写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认识并不深刻。所以学生写完后,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提出“125为什么这样写呢”这一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数位的意义及数的组成的理解。另外,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间进行评价,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

1、    数数练习。

师:下面我们进行拨数游戏,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比比看,哪对同桌拨得又准又快。

课件出示要求: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七十六数到一百九十一。

学生拨,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到前面来拨给大家看?其他同学当好裁判并数数。

嘹亮课件出示要求:一十一十地拨,从五百六十数到七百一十。

学生拨后,再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拨,检查拨的情况。

2、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以下画面:

 

 

 

师:数一数,想一想: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多少片钙片?把结果记在练习纸上。

3、读数。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较大的数,其实,这样的大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老师就搜集了几个,看:(课件配乐动态演示)谁能把数字连同文字一块读出来?

指定几名同学读。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课下你们能不能也搜集几个?比比看,谁搜集得最多!

【评析:练习题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生活化和发展性,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评价体验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千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博兴县的小朋友来到潍坊市的学校里以后,又是怎样活动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评析:学生通过畅谈收获,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以梳理,进一步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课末延伸,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开。本节课,无论课始情境的创设,探究过程提供的材料,还是练习题的设计,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本节课,教师创设的情境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发现了问题,继而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合作、探索解决了问题。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探索等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自主地学习,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推想一千是多少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这样的交流是有基础的,这样小组学习才更有效。

4.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上,教师注意真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或认可,或激励、不足之处或委婉地指出;另外,除了师生间的评价,还有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