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2010-03-29 11:14:20)
标签:

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杂谈

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            素材解读

本单元继续是一个校园活动的题材,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手拉手”活动,而活动的双方大多都是一个城里的学校,一个农村的学校。本单元反映的是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成立的孩子到农村,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以往信息窗不同的是,本单元的信息窗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每隔窗内是有若干个小窗组成,是同学们所看到的一个个新奇的镜头。

二、            单元学习内容简析

1、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内容有:

1)千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包括:

       认识计数单位千

       千以内数的读写

2)万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2)包括:

       认识计数单位万

       万以内数的读写

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近似数。(信息窗3)

4)估计。(信息窗4)

5)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口算。(信息窗5)

2、知识基础及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和作用

 

       万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

       万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

       数感的培养

知识基础

 

       2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

        小数目的估计

                          

 

 

 

 

 


   数感: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当遇到与数有关的具体问题时,会自然而然的有意识的用数学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如:见了一群羊,马上想到的问题是有多少只?到了体育馆,马上意识到可以做多少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数养。

    3、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

       难点。数感的培养

三、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

(一)信息窗1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呈现的是农村的学生来到城里,从火车站——停车场——居民楼——街心花坛。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多。这里有农村学生的新发现,有城里学生的主人翁介绍。

2、例题解读。教材安排了3道例题

红点1:认识计算单位“千”

红点2:千以内数的读写,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绿点: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3、教与学的建议

1)情境图的学习   两点建议

       从学校所开展的“手拉手” 活动谈话切入

     看懂图意感受数感。欢欢和乐乐作为城里学生的代表,到车站来迎接来自农村的小朋友,带领他们参观停车场、居民楼、街心花园,并沿途作自我介绍。每遇到一些物都用数来表达,这就是数感。本信息窗完全可以让学生看图讲故事。

2)红点1的学习  两点建议

     摆一摆 拨一拨 数一数,借助百来认识千。在摆之前先回忆一下所学的计数单位,在复习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基础上,再用成板的方木块学具一百一百的边摆边数,摆出10个百,然后用计数器再一百一百的拨,当作百位上拨出10个珠子明确10个百后,拨去这10个珠子,在千位上拨上1个珠子。从而理解“百”和“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总结出: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千。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这是理论上对千的认识,“千”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大,一千到底是多少,这要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教材作了教学上的提示,教学时要多方面多领域的列举一些实例然学生感受“千”的大小。

3)红点2的学习。三点建议

       在计数器上表达出125。这道例题是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及各数位上数的意义,为便于学习,可在计数器上拨出125,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先试着读写再行讲解。根据计数器数珠的情况,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读数,结合学生的读写情况,教师讲述写数读数的方法。

       数位意义的学习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结合计数器进行。如:计数器百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一个百,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第二步:弄清位数、数位、数字、意义、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125时3位数,含有个位、十位、百位3个数位,个位上的数字是5,表示5个1,整个数由1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

   4)绿点的学习。两点建议

     放手让学生自己写。鉴于前面的基础,可让学生自己试写三百和八百零八。不要怕学生写错,有错误是正常的。

     交流中学习0的写法。300问题不大,808学生很可能写成80008,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最终使学生明白:八百就在百位上写8,十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从而掌握千以内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二)信息窗2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信息窗有3幅图组成,第一幅图是农村的小朋友来到城里的学校,受到城里小朋友热烈欢迎的隆重场面,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参观学校的微机室和图书室的情形。整个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数据都大于1000,从而引出千以上数的学习。

2、例题解读。。教材安排了3道例题

红点1:认识计算单位“万”

红点2:万以内数的读写,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绿点:万以内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3、教与学的建议

由于教材的编排结构与体例同信息窗1完全相同,所以3个例题的教学建议完全可以参照信息窗1的教学建议进行。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允许学生慢慢接受,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说“千”学生还能够体会和理解的话,由“千”到“万”则是一次大的跨越,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数的理解更加困难一些,不要认为很简单,要有耐心。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要进行总结。教材在17页作了这方面的提示,但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呈现完整的读写方法,这正是课标教材和传统教材的区别之一,教学时要从读写的顺序,0的读写,读写的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

 

(三)信息窗3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反映的是城里的学生来到农村体验生活的情形,信息窗仍有3幅图组成,第一幅图是乘车来到农村经过果园,看到众多的果树,发出“果树真多啊”的感慨。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参观农村养殖场和工艺品厂的情形。每一个场景都有2光对比性较强的数,,从而引出大小比较的学习。

2、例题解读。教材安排了2道例题

红点1:学习位数不同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红点2:学习位数相同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认识近似数。

3、教与学的建议

1)红点1的学习。两点建议

       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哪种果树多?”这是一个生活问题,要知道哪种果树多,实际上就是比较一下1200和950的大小,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也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过程。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教材中常常出现,老师们要留意。

       比较的方法要让学生去探究。到底怎样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材中也列举了几种方法,比如:根据位数的多少来比较,借助中间数来比较等等。最终要使学生理解:位数多的数较大,位数少的数较小

2)红点2的学习。三点建议

       注重对比发现异同。要让学生比较例2与例1,发现他们的不同。即例1是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例2的位数相同,位数相同的怎样比呢?产生新的疑问。

       比较的方法还是要让学生去探究。尾数相同的怎样比,教师一开始也不要教,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充分的商量讨论,然后交流学生的比较方法。在交流中重点让学生掌握:位数相同数的大小比较,从高位开始,最高位上的数大他就大,最高位相同,看第2位,第2位在相同看第3位,以此类推。

       近似数的学习要求不宜过高。近似数是学生第一次认识, 教材通过895接近900,900就是895的近似数,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一个数的近似数,至于这个近似数近似到什么程度,不要提过高的要求。要知道这里认识近似数,主要是为下一节的估计服务的。

 

 

(四)信息窗4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反映的是城里的学生继续在农村体验生活的情形,信息窗仍有3幅图组成,第一幅图是参观农村新学校,第二幅图参观白菜地,第三幅图参观苗圃。3幅图的共同特点是数目很多,但不知道精确的结果,到底有多少也不需要知道得十分准确,从而引出估计的学习。

2、例题解读。教材安排了2道例题

红点:学习估计的策略

绿点:红点的巩固,估计策略的运用

3、教与学的建议

1)红点1的学习。同样是估计,教材的编排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性的大概的估,即有一百多人。二是运用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即先数出10个,然后看看大约有几个10 ,这正是本例题的目的所在,即估的结果是否准确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估计的策略、方法和依据。教学建议为:三点

l 感受近似数体会估计的现实性。在学习之信息窗之前,教师可通过谈话举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确的数,一类是近似的数,而且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知道精确数。如一片森林的树木,草原上的羊群等。从而感受估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根据图示自由估。出示第一幅情景图,先让学生自己估计大约有多少人在做操,一开始不要怕学生乱估,这是个必经阶段。然后提使学生:怎样估的更准确一些,你是乱估的还是运用了一定的方法和巧门估的?意图是引起学生对估计策略与方法的思考。

  在交流中学习估计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交流要让学生知道:要想估计一个整体,可以先估出其中的一小部分,然后再推想整体的数量。即估计要有依据,要讲究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估计的准确一些。至于估计的结果是不是特别准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估计的策略,要千万防止学生用计算来替代估计的现象出现。

2)绿点的学习。三点建议

       重点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估计的策略。任务是估计8畦白菜的棵数,学生应该很快意识到应该先估即一畦白菜的棵数,教材作了这方面的引领,如果再细分一下的话,在一畦白菜中又可先估计半畦白菜的棵数。

       扩展估计领域。除书上内容外,交时可适当增加一些估计的素材,如估计书架上的图书、体育馆的座位、操场上的学生人数、一把大豆的粒数等等。既可以由小到大的估,也可以由大到小的估,如面前放2个铁块,告知大的铁块重10千克,问小的铁块约重几千克?

       增加估计练习形成估计技能。自本信息窗的练习不够,可适当增加,并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给学生提供估计的时机,最终使学生掌握对人、动物、植物、实物的数量,面积、重量、体积、容积的大小的估计技能。

 

(五)信息窗5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本信息窗在“情景串”上画了个句号,农村孩子到城里,见了那么多的车、人、楼,开阔的眼界。城里孩子到农村,看到了大片的果园、菜地和数不清的羊群。“手拉手”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信息窗所反映的就是同学们对活动的回忆,左面那幅图是农村学生的回忆,右面那幅图是城里学生的回忆。

2、例题解读。教材安排了3道例题

红点1: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

绿点: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口算

红点2:几千几百减整百数的口算

3、教与学的建议

1)简要复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在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已学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无论在算理和算法上对本节课都有迁移影响,所以可复习一下这方面的口算,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2)情境图的学习注重情景串。要回顾前面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故事的延续性上画一个句号。要让学生明白信息窗中的4个特写镜头,分别是农村和城里孩子对这次“手拉手”活动的回忆,既有情境的回忆,又有数据的回忆。

3)口算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究。鉴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和前面认数的基础,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学生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教材也列举了多样的口算方法作参考。交流时重在让学生讲述口算的方法,尤其是1200-800,要让学生理解要把1200看作12个百,12个百减8个百还剩4个百的道理。

4)适当增加练习。自主练习中编排了2道基本的练习题,应该说练习的量还不大够,一方面老师们可增加一些,另一方面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经常进行口算方面的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