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2022-06-26 19:53:00
标签: 杂谈

周公畅想

人类的文明史,有文字可考的最多三千年左右,有实物可考的最多一万年,为了保留欣赏这种文明,产生了一种行业,名为收藏拍卖,产生了一种机构叫博物馆。世界上收藏拍卖历史最长的苏富比不超过三百年,中国的博物馆历史最长的不超过一百五十年,这个博物馆不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不是南京的博物院,是上海的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前身)。其余的历史遗留至今的宝贝,不管是皇家的还是民间的,都统称为收藏品。

近现代炒作厉害、升值最快最多的不是股票,也不是房地产,就是这种记录人类文明的物品或者它们的衍生品。比如直径约八厘米明代成化年制作的斗彩鸡缸杯,说白了就是一个小瓷碗,要拍卖到2.8亿港元成交,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肯定可以比它制作得好。比如有各种石头制作成的饰品,不管是钻石、翡翠、玉石,小小的一丁点大的东西,成千上万元的价格是司空见惯。几十年前山东一个女青年刨地发现的一小块石头,成为了价值连城的东西,被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这些东西为什么值得珍藏?为什么那么值钱?如果仅仅因为历史价值,仅仅因为艺术加工因素,仅仅因为人文需求,也不尽然。形成这种历史的历史很短,最多几百年,在中国形成高潮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中,因为有了暴发户,因为有了形成这种文化的社会基础,说白了,是有了喜欢这些东西的人群,或者说倒腾这种东西有利可图。但是,喜欢这些东西的人群终究也会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初前出生的人已经消亡,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以后主宰这种舞台的必将是本世纪的00后,就要看ta们心爱什么,社会基础是什么,喜欢这种东西的人群,现在开始就得有先见之明,明白收藏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展望。

说句现实的话,现在506070喜欢的收藏文化,未来可能很快会被0010后终结。我不妨就此做一点畅想:

1,玉石、翡翠,贵金属,年轻一代兴趣如果不大,逐渐会失去首饰的收藏价值,回归为漂亮石头的原始属性。

2,文玩,清供之类不再老气横秋。

3、邮票,古书籍,已经在凉的路上。

4,茶文化虽不会凉,紫砂壶等茶具可能会凉。

5、书画不再是国画油画一枝独秀。

6,传统家具除非是真正的稀有木材,收藏类家具已少有流通渠道。

7,收藏领域的法制会更健全,以前随意可得的东西,以后不通过正规途径可能个人不得拥有,因为地上和地下的资源都属于国有资产。

什么会是以后收藏的主流方向,应该是崇尚天然,绿色环保,不可再生,独特稀有,小巧玲珑,富有内涵。比如,题图这种石头,完全是现代交通发达后映入人们眼帘的一直新奇漂亮的巧夺天工的小石头。可以说它是玉,可以说它是玛瑙,可以说它是琥珀,可以说它是水晶洞,可以说它是化石,因为这样的一块小小的石头,具备了上述各种饰品石乃至宝石的物理结构特征。这种石头经历了地球的沧海桑田岁月,已经有3亿年以上的历史。这种石头二十几年前刚面世的时候,人们只感觉好看好玩,没有感觉到有多珍贵,当诸如小鸡出壳那样的同类石头,在网上晒出亿元价值的时候,尽管人们不一定相信会这么值钱,但起码让不少人心动,知道这种小石头存在的内涵和价值不同凡响。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