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金泽古镇
2022-07-03 14:54:33
标签: 美食 旅游 杂谈
青浦游记1
金泽也是鸡鸣三省之地,上海市中心距离金泽古镇66公里,没有直达的交通,所以到金泽古镇游玩的人不多,甚至不少上海人不知道金泽古镇在何方。金泽镇位于上海青浦区西南角,与江、浙两省交界,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进入上海的唯一西入口。金泽镇东与朱家角镇接壤,东南与练塘镇相接,西南与浙江省嘉善县丁栅镇、大舜镇毗邻,西北与江苏省吴江市莘塔镇、昆山市周庄镇和锦溪镇交界,金泽镇水陆交通便捷,是江浙沪的重要交通枢纽,资源丰富,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是上海重要的水产供应基地。金泽镇有“一级空气二级水”之称。
被疫情禁锢了几个月的上海市民,七月份开始恢复开放部分旅游景点和堂食,就可以踏足郊游了,7月2日是恢复自由的第一个双休日,我们自驾车朝金泽古镇出发,一路见车窗外阳光明媚,白云飘飘,让人心旷神怡。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金泽镇政府所在地办公大楼旁边,车就停在旁边的马路上,游客和行人都很少,迎面就是颐浩禅寺牌楼。金泽颐浩寺建于南宋,盛于明清,坐落在普济桥北,元代时成为著名的江南佛寺。颐浩寺规模曾经超过杭州的灵隐寺和苏州最大的承天寺,寺院为苏杭之首。颐浩寺的主体建筑有大山门、鹤颈街、天王殿、大雄宝殿、弥陀殿、鸳鸯殿、功课间、藏经室、方丈寺、四院堂、新八景等。由于疫情原因,不少殿室尚未开放,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感受一下这里神秘庄严的气氛。
一路前行,就是傍水而建的老街,几乎没有游客,偶尔有一两个当地行人走过,也不带口罩,在这里突然又能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新鲜空气,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沿河而行,街道名称也分为上塘街和下塘街,有纵横交错的河道,水乡的河和桥,是它的特色和傲娇。如果驻足停留,仔细辨认一下,这些桥梁都有名称和传说。金泽镇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匋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如今绝大部分寺庙已废,但当年的桥却风姿犹存。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
作为鱼米之乡,吃当地土特产也是我们游兴之一,沿河而行,边观光我边注意有没有吃的店铺,可惜也是疫情原因,几乎看不见有饮食类的店,我看见有个开着的依水而筑的房屋里有两个人在堂吃,走进去问老板娘模样的人:有没有特色菜供应?回答有,我说要活的土鸡,回答是28元一斤,堂吃再加上加工费。一路上没有看到再有开着的饮食店,心想也只能回到这个店去吃中饭。回途我们走了河道街的另一边,我看到河边有位女士在看笔记本电脑,以为是开店的老板,询问其什么地方有好点的饭店开放,告诉我过去不远的金溪路一条街有些饭店,才知道当天也是青浦区全员做核酸,规定12点钟后饭店才能开放,看看时间正好快午时。到了金溪路再探寻饭店,我在路边咨询了一位老者,他说镇上的店大多外地人开的,给我介绍了一个近在眼前的饭店,并提醒我:虾指名要油爆虾,否则会烧成盐水虾。走进饭店,环境整洁,服务态度好,价格公道。食客不多,菜品等候不久就上桌,菜肴可口美味,很有当地特色菜的风味。这些“土特名菜”油爆虾、白丝鱼、响油鳝丝都只要60元一盆,士鸡块加自制水面筋沙锅汤只要50元,烧麦20只一笼40元,比召稼楼4元一只的笋肉烧麦还鲜美,其它清美鲜蔬均美味可口,连免费供应的茶叶也嫩绿清香。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晚餐我们在大观园旁边的农家乐饭店吃过后,真正的明白金泽古镇的这爿名为“金品阁”的饭店是地道的美味佳肴。而“农家乐”的韭菜蚬肉、鱼肚鱼籽鱼泡炒咸菜、昂刺鱼、自制鱼园之类,虽是当地土菜,却品位大相径庭,两顿饭局同样花费300元价格,同样名为当地特色菜,中午在金泽镇饭店吃的明显感觉是上海正宗饭店的美味,而晚餐的“农家乐”完全就是农民自己的家常菜。由于厨艺的差异,色香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前者让人回味无穷,后者感觉还没自家做的好吃。由此可见,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旅游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打卡金泽古镇
青浦游记1
金泽也是鸡鸣三省之地,上海市中心距离金泽古镇66公里,没有直达的交通,所以到金泽古镇游玩的人不多,甚至不少上海人不知道金泽古镇在何方。金泽镇位于上海青浦区西南角,与江、浙两省交界,是江苏省和浙江省进入上海的唯一西入口。金泽镇东与朱家角镇接壤,东南与练塘镇相接,西南与浙江省嘉善县丁栅镇、大舜镇毗邻,西北与江苏省吴江市莘塔镇、昆山市周庄镇和锦溪镇交界,金泽镇水陆交通便捷,是江浙沪的重要交通枢纽,资源丰富,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淀山湖,是上海重要的水产供应基地。金泽镇有“一级空气二级水”之称。
被疫情禁锢了几个月的上海市民,七月份开始恢复开放部分旅游景点和堂食,就可以踏足郊游了,7月2日是恢复自由的第一个双休日,我们自驾车朝金泽古镇出发,一路见车窗外阳光明媚,白云飘飘,让人心旷神怡。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金泽镇政府所在地办公大楼旁边,车就停在旁边的马路上,游客和行人都很少,迎面就是颐浩禅寺牌楼。金泽颐浩寺建于南宋,盛于明清,坐落在普济桥北,元代时成为著名的江南佛寺。颐浩寺规模曾经超过杭州的灵隐寺和苏州最大的承天寺,寺院为苏杭之首。颐浩寺的主体建筑有大山门、鹤颈街、天王殿、大雄宝殿、弥陀殿、鸳鸯殿、功课间、藏经室、方丈寺、四院堂、新八景等。由于疫情原因,不少殿室尚未开放,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感受一下这里神秘庄严的气氛。
一路前行,就是傍水而建的老街,几乎没有游客,偶尔有一两个当地行人走过,也不带口罩,在这里突然又能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新鲜空气,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沿河而行,街道名称也分为上塘街和下塘街,有纵横交错的河道,水乡的河和桥,是它的特色和傲娇。如果驻足停留,仔细辨认一下,这些桥梁都有名称和传说。金泽镇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匋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如今绝大部分寺庙已废,但当年的桥却风姿犹存。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
作为鱼米之乡,吃当地土特产也是我们游兴之一,沿河而行,边观光我边注意有没有吃的店铺,可惜也是疫情原因,几乎看不见有饮食类的店,我看见有个开着的依水而筑的房屋里有两个人在堂吃,走进去问老板娘模样的人:有没有特色菜供应?回答有,我说要活的土鸡,回答是28元一斤,堂吃再加上加工费。一路上没有看到再有开着的饮食店,心想也只能回到这个店去吃中饭。回途我们走了河道街的另一边,我看到河边有位女士在看笔记本电脑,以为是开店的老板,询问其什么地方有好点的饭店开放,告诉我过去不远的金溪路一条街有些饭店,才知道当天也是青浦区全员做核酸,规定12点钟后饭店才能开放,看看时间正好快午时。到了金溪路再探寻饭店,我在路边咨询了一位老者,他说镇上的店大多外地人开的,给我介绍了一个近在眼前的饭店,并提醒我:虾指名要油爆虾,否则会烧成盐水虾。走进饭店,环境整洁,服务态度好,价格公道。食客不多,菜品等候不久就上桌,菜肴可口美味,很有当地特色菜的风味。这些“土特名菜”油爆虾、白丝鱼、响油鳝丝都只要60元一盆,士鸡块加自制水面筋沙锅汤只要50元,烧麦20只一笼40元,比召稼楼4元一只的笋肉烧麦还鲜美,其它清美鲜蔬均美味可口,连免费供应的茶叶也嫩绿清香。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晚餐我们在大观园旁边的农家乐饭店吃过后,真正的明白金泽古镇的这爿名为“金品阁”的饭店是地道的美味佳肴。而“农家乐”的韭菜蚬肉、鱼肚鱼籽鱼泡炒咸菜、昂刺鱼、自制鱼园之类,虽是当地土菜,却品位大相径庭,两顿饭局同样花费300元价格,同样名为当地特色菜,中午在金泽镇饭店吃的明显感觉是上海正宗饭店的美味,而晚餐的“农家乐”完全就是农民自己的家常菜。由于厨艺的差异,色香味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前者让人回味无穷,后者感觉还没自家做的好吃。由此可见,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旅游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