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州三题

(2014-06-24 17:52:23)
标签:

房产

 

 

螺蛳粉

 

我是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知道柳州酸笋和螺蛳粉的,那里的笋在夏季生长,腌制之后,酸笋就成为螺蛳粉的重要配料。但到了柳州,我才第一次吃到螺蛳粉和酸笋。不论哪一顿饭,主食必是一碗螺蛳粉。柳州菜博物馆里,上来的螺蛳粉分装在小碗中,非常精致;在望江寨餐厅里,螺蛳粉是满满的一大碗,更具豪气。望江寨的陈老板三年前就把螺蛳粉店开到了北京朝阳门,他说,刚开始,周围的邻居受不了酸笋的味道,时不时去投诉,后来他们接受了酸笋,经常到店里来吃螺蛳粉。不过,北京店里的螺蛳粉并没有螺蛳肉。《舌尖上的中国》里还有一道柳州名菜,就是“酸笋黄豆船丁鱼”,小黄鱼炸透后,和酸笋、黄豆炒在一起,味道鲜美。望江寨里能吃到这个菜,陈老板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船丁鱼的价格涨了五倍,这道菜不得不跟着涨价。

在柳州街头使劲闻一闻,就能闻到螺蛳粉独特的味道。听说,有人把柳江环抱的柳州形容为一盘炒螺蛳,柳东新区有一栋楼就是螺蛳的造型。《柳州晚报》记者赵伟翔有一篇文章叫作《嗜螺的城市》,文中说,考古学家考证,两万年前的柳江人就开始捕食螺类食用。螺蛳生长在南方的湖泊、河流、池塘中,捞起来总是一把螺蛳一把泥,要在清水泡上一两天,让螺蛳吐泥,螺蛳做法一般有三种:煮,炒,煲。煮的螺蛳味道鲜,炒的螺蛳偏干辣口味,煲螺吃的人不多。煮螺要先炒热,再加骨头汤,再加上酸笋、辣椒、紫苏等配料,这就是混杂螺蛳的鲜味与骨头的香味的煮螺。

不过,螺蛳粉的历史并不长,柳州本来就有吃米粉的传统,有吃螺的传统,两个饮食习惯在1980年代被天才地融合到了一起,成就了如今柳州螺蛳粉的名号。米粉谁都吃过,各大城市中的“桂林米粉”店随处可见,柳州人打算将“柳州螺蛳粉”店开到全国去。

 

 

柳侯公园

柳宗元又号柳河东、柳柳州,河东是他的祖籍,柳州是他当市长的地方。柳宗元在永州呆了十年,写出了《永州八记》,堪称中国山水笔记的典范之作,可惜他在柳州并没有留下“柳州八记”,不过他死在柳州,将自己的名字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联。到柳州,自然要到柳侯祠拜会一下柳宗元。柳侯祠位于柳侯公园之内,柳侯公园位于市中心,看《龙城旧闻》一书,才知道柳侯公园是国内最早一批政府兴建的公园。

当年主持修建柳侯公园的是1907年任柳州知府的无锡人杨道霖,他曾跟随盛宣怀、张之洞搞洋务运动,也曾随“五大臣”出国考察,他到任柳州后与绅商商议,仿效日本兴建公园, “所以舒和民气,宣湮解郁,与民同乐”,男女老幼都可入园游览,不收门票。

公园公园,公众之园林,本来就不该收门票。国内城市中如柳侯公园这样的小公园,基本上都不收门票,这不稀奇。稀奇的是柳州的“大龙潭”也不收门票,“大龙潭”是一处自然风景区,山水绮丽,市民、游客在山水间漫步,真是“宣湮解郁”。

别小看宣湮解郁这四个字,湮是堵塞的意思,心里堵得慌,郁是郁闷的意思,心里不舒服,100年前的清朝官员就认识到,不能让老百姓心里堵,不能让老百姓心情不好,所以要修建公园。除了公园,杨道霖还办了女子师范学校、扫盲班、绿化机构。宣湮解郁,要靠公共设施、公共机构和公共服务。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差距加大,人们很容易就堵塞、郁闷。但是,公共事务办好了,个人竞争的压力就会减轻。大家都能免费地享受良好的空气,良好的环境,这是基本的生活质量。如果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也能有较好的保障,生活质量就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老百姓不论钱多钱少,都能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整个城市自然就放松、和谐。舒和民气,宣湮解郁,这八个字,学问大了。

 

 

工业博物馆

柳州是一座工业城市,90年代曾经年年下酸雨。后来经过治理,污染得到了控制。柳江水质改善,连续四年举办世界摩托艇大赛。城市中绿化面积逐步扩大,几近50%,柳江两岸的景观也规划得井然有序。江边原有厂房,如果搞房地产,能卖十多亿,但政府英明,把那块地方留下来,建成了“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的工业颇有渊源,1927年广西就筹建柳州机械厂,要制造汽车和飞机。1929年建成之后生产军工产品,抗战中生产教练机,解放后,柳州机械厂生产了柳江汽车、红河拖拉机。如今的柳州有柳钢、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企业,有金嗓子喉宝、两面针牙膏等全国知名品牌。柳州工业博物馆门口,有两列火车,这是国际知名的工业博物馆必有的招牌。

我去过曼彻斯特工业博物馆,曼彻斯特号称是“工业革命”的“雅典”,英国纺织业、火车运输都起源于此,火车是那里的标志。德国的纽伦堡火车博物馆也天下闻名,德国第一条火车线就从纽伦堡出发,当然,纽伦堡还诞生了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另有制造业中的著名品牌阿迪达斯。由此可见,一座城市的工业博物馆,一方面是有历史可以讲述,一方面是要有活着的延续的历史。

我在工业博物馆中看到了100年前的法国冲压机、60年前的波兰车床,“中英庚款”的牛头刨床。有一件鳄鱼式剪床,1948年由柳州农业机械公司从美国购回,主要用于生产榨蔗机、包粟脱壳机,全国60%的蔗糖产自广西,由这台机器,可以了解广西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的状况。除了这些国外的机械,我也看到了柳州出产的丰收50型拖拉机、东风装载机、柳江汽车,还有柳州军工产品——高射机枪和迫击炮。从展品的丰富程度和布展陈列的规范上来看,柳州工业博物馆不逊于曼彻斯特的工业博物馆。

这样宣扬工业之美、机械之美的博物馆,国内并不多见,这样的博物馆展现出来的阳刚与力量,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创造和未来。如果柳州的小学生能从这座博物馆中领略到工业与制造业的伟大,投入到理工科的学习中,如果这座城市的大学有全国顶尖的工业学科,那么这座工业城市的“精气神”就会更加充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比赛重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