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误成本太低与公信力丧失——复旦抄袭们时间有感

(2015-05-31 21:28:10)
标签:

热点事件

社会现状

时事评论

分类: 说点实话

    复旦大学是莘莘学子心中最高等学府的代表之一,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我就曾经报考复旦失败而不得不重新高考,不是没有遗憾的。可是近几天闹得沸反盈天的“复旦抄袭门”事件却给了众位向往复旦大学的学子一个沉重打击:原来我们心目中的求学胜地、完美校园也不能摆脱媚俗风气,沦落到用抄袭来哄骗民众的地步。今日八点复旦大学微博发布的道歉通知更是因字里行间暗示性的推卸态度将此次事件推上高潮,让无数民众高度围观、前仆后继地骂个不亦乐乎。

错误成本太低与公信力丧失——复旦抄袭们时间有感

    抄袭,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作弊手法,似乎从不知何时起就成了国民风俗。小到儿时的家庭作业、期末考试,大到大学的实验课题、毕业论文,甚至还要算上专家教授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都能看到抄袭的影子。天下文章一大抄,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人或者机构栽倒在了抄袭之路上,各种抄袭风波从来没有平息过。曾红极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开播之初就频频爆出抄袭丑闻,后来甚至还出现了胡编乱造出民间美味和饮食达人的大丑闻,让一部好好的美食纪录片成了讽刺意味深重的喜剧片。CCTV可以看做是政府的喉舌,更是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媒体,居然为了收视率而抄袭编造了一部中国饮食纪录片,这样的忽悠态度让民众完全无法接受。可就是这样已经几乎表明了抄袭事实的错误,在一片质疑声中民众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也没有相应的人承担错误的代价。想来,就因为抄袭代价极为低廉又能取得巨大利益,抄袭事件才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一流学府,想必拥有自己的一流宣传部,也应该养了一帮子能人做宣传工作。复旦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也许,应该吧?),他们却用抄袭来回报学校,难道就不害怕承担相应的责任吗?又或许这些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抄袭带来的好处,不用如何思考、费力还能得到丰厚回报,还不用承担以往抄袭行为暴露可能带来的惩罚,所以才敢在学校宣传片《To My Light中堂而皇之的抄袭,还抄袭了东京大学《Explorer的创意。不止是宣传片被指抄袭,就连校庆logo都被指责抄袭自苹果Touch ID的图标,已经不近视一个丢脸就能形容的了。后来官方紧急发布的宣传片完整版又被网友指出抄袭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Typisch TUM,用另一个抄袭来弥补前次抄袭带来的恶劣影响,也算是个绝妙创意了。

    将抄袭得来的宣传片用于110周年校庆活动上,不光是复旦校友觉得丢脸,广大民众也感受了一回“与有荣焉”的尴尬。毕竟这组宣传片不仅在国内播放,全世界都会看到他们抄袭来的创意。对于抄袭东大创意之事,制片人滕育栋此前坚称片子根据该校校友真实经历改编,创作剧本过程独立,后又在接受上海当地媒体专访时承认,“因题材类似,摄制团队比较多地参考了东大短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现在看来,当初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改口之生硬,让人想要假装相信都觉得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后来的慕尼黑抄袭之事也让人完全无法接受。尽管有所谓的“业内人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宇挺身而出,言之凿凿地表示“复旦第二部宣传片可以定性为非艺术品,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影像手册,对于这种常规的影像手册,都大同小异,不存在抄袭的问题。”其单薄的解释、全靠忽悠的说法还是无法平息大众的怒火。为何权威机构一旦爆出丑闻,民众就乐意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事件主角的动机呢?这和多年以来抄袭事件频繁发生、权威的公信力急剧下降有着密切联系。造成这一负面影响的,正是权威部门多年来只认利益而不管是否真实可行、不顾民众死活的做法彻底寒了民众的心。想要扭转这一负面形象,还需要权威机构破除既得利益带来的巨大诱惑,下定决心壮士断腕来改革,否则所谓的公信力只能是一个笑谈。

    我想可能很多学校的宣传片或者对外形象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抄袭行为,拿为何只有复旦这么倒霉,一下子就因为抄袭创意成了众矢之的被人唾骂呢?会不会有上层博弈的影子?这种实在太过高深的思考就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内了。我能想到的,也只是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错误代价太过低廉等浅薄层次了。至于真相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也许会真相大白,也许就淹没于巨大信息潮流之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