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一看的灾难片——《末日坍塌》观后感

(2015-06-03 22:25:26)
标签:

娱乐

影评

分类: 光影幻觉

    5·12汶川大地震以后,我才算是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有了直观的感受,也对地震题材的电影有了观影欲望。今年62日国内上映的《末日崩塌》也就吸引我前往电影院观看那种好莱坞创造出来的毁天灭地和灾难之中人性的弱点与光辉。

    《末日崩塌》故事很简单:在遭遇加利福尼亚大地震时,男主角——救援队飞行员雷,带着感情日渐疏离的妻子,凭借自己的力量前往震中地区营救女儿。在此期间女儿布莱克利用雷教授的逃生知识和新认识的本、奥利兄弟努力前往高地等待父亲的营救。两路人马各自历尽波折才最终聚首,并顺利逃出生天。影片最后通过将视线拉远的航拍镜头以及大气磅礴又透露出无限生机的音乐,把灾难过后人们的痛苦与期望表现出来。整部电影既没有大规模部队迅速营救,也没有瞬间就天崩地陷人类灭亡。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很少,全片几乎都是通过局部镜头,利用少部分群众的行为来直观地表达灾难的发生。

    故事中,雷这个极具好莱坞特征的个人英雄给了我不小震撼。看多了国内主旋律影片、电视剧,雷那种工作期间打私人电话询问妻子、奉命出动救援却中途脱队、甚至开着消防队的直升机去营救自己的妻儿等行为,还是很让人有点内心震动的。如果是国内导演坐镇执导,想要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核,必须是主角如同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人般大公无私、舍小我完成大我才行。而雷这种角色,完全是应该受到批判的自私自利行为。偏偏老美还就兴这套,将个人利益平等于集体利益,与我国提倡的价值观很是有些距离的。电影中关于如何正确躲避地震灾害、如何在危急时刻自救的知识看起来似乎很严谨,关于地震带、板块运动等地质改变的分析在我这个外行看来也很是能唬人。雷给自己女儿做心肺复苏貌似也是按照教科书上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30:2来完成的,相当的符合医学要求。在细节上尽力做到了科学严谨,不会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导演的态度还是相当科学的。

    影片中还有一个让我尤为受到触动的镜头就是当海啸来临时,一对老夫妻转头看到巨浪袭来,妻子微微一笑然后转身抱住丈夫,两个人一起被海啸淹没。这种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爱情才是最为令人动容个的。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龃龉,也没有拼命逃生的狼狈,只是两个人拥抱着迎接死亡。从容,祥和。而这一幕也和当年《泰坦尼克号》遥相呼应,顺利传达出了西方人面对死亡和老年的一种平和心态,颇有点顺天应命的无为。这个细节的光明反而使得男主拼命搜救女儿的亲情和女儿与偶遇青年在灾难中迸发的爱情显得苍白,似乎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

    电影的细节处理到位,角色情感真实。哪怕是无数逃跑的路人甲都妆容和谐,表情到位,暂时没有看到穿帮镜头。大坝的坍塌、大铁桥的锻炼、整个路面的上升都刻画得相当细腻。地质变化处理也很真实,不管是地震时候的真实震动,还是大楼坍塌、海啸来袭的大动作都相当有代入感,不太像是利用模型做出来的。就是3D效果实在太坑爹,看得人头晕脑胀。好在字幕组这次终于没有白拿工资,翻译效果比复联2好上太多,估计不会挨骂了。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算是不错的灾难片。情节流程、节奏紧凑,感情处理到位,特效逼真。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值得一看的灾难片——《末日坍塌》观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