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学校的规定,某老师专门在暑假实习期间不远万里的来到广东这一带看我们这些实习同学。美其名曰是“关心同学的实习、学习、生活问题”,实际上谁不知道是多出来一个名目好拿着公款出去旅游一趟吃喝玩乐一把。也不怨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什么培训、开会、参观、学习之类的都是只为了花钱而进行的活动,我想这次的“慰问”应该也不会例外。而今天早上看到已经被“慰问”过的同学在群里抱怨,说是老师来了就非要拉着同学吃饭唱歌,还一定要喝酒,任何拒绝都不被接受。一群人折腾到晚上三点多才被恩准回去休息。今天起来上班都是晕晕乎乎的。这个老师本就是好酒之人,这次拿着公款出来吃喝,还有年轻的男生女生陪着,那还不是喝个不亦乐乎了?而某老师也算是老当益壮的牛逼人物,虽然同样大醉一场却仍然精神抖擞的前来深圳,今天一口气已经看望了在两个区实习的同学了。自然又少不了两顿大餐,其间照样觥筹交错。我都有点担心本就有点胖的老师更加的横向发展,三高一起上身,一不小心就心肌梗塞了。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也是今天才听同学说该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男人,此前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女人。而现在的问题是,我担心这个老师下午才来福田,再拉着我们四个倒霉的女生出去喝酒唱歌,甚至非要折腾到半夜三四点。我可没这么好的精神去熬夜了。
似乎这种酒桌文化(逼人喝酒)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层面。小到同学聚会,大到公司谈判,都是在推杯换盏间进行的。一起吃饭,总会遇到那种好酒之人挨个敬酒,还非要你一口干。如果你拒绝,他就使出杀手锏——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往往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被敬酒的人也只能苦着脸喝下那杯酒,虽然人家可能根本不会喝酒。只要你喝了一口,以后的任何敬酒都没有借口拒绝了。酒到杯干,非要你喝趴下不可。每次听到这样的逼酒之词总觉得很可笑,似乎敬酒的人自认为很有面子很能被人瞧得起,人人都应该看他的面子喝下整杯酒才是。但是真实情况呢,他又真的能被几个人瞧得起?又有什么地方真正值得人瞧得起?估计这个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劝酒一直是我们国家喜闻乐见的交际应酬必备方式之一,另一个必备节目就是搓麻将等打牌活动。如果一个人不会喝酒不会打牌,几乎就无法正常应酬。可是在我看来,这种应酬本身就是畸形的交往,失去了应酬最初的意义。最开始,应酬只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交际往来。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是谁在其中推波助澜,应酬逐渐演变成了勉强应付的举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做不想做但又不得不的事。这样的勉强之举真的可以宾主尽欢吗?恐怕除了那个劝酒的人,没几个人真的在这样的之中能高兴的。往往敬酒之人还就用“不喝就瞧不起我”这种很欠揍的借口让别人忍着不适冒着损害身体的风险来陪他一个人发疯,真的是很让人厌恶应酬的一个因素了。在那种人的逻辑里面,他喝酒你就得陪他喝,不喝醉还不行。要知道昨晚喝到三点多的还有些是女同学。我还真担心那个老师为老不尊,出了点什么酒后乱性的事情。幸好,他只是好酒,还不算好色。很多女生被潜规则都是因为应酬时被灌醉了。这也是很多人厌恶应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了。
一直希望应酬是正常的健康的那种。大家一起吃饭或者野餐,做些益智的小游戏,爱喝酒的人就喝点酒。没有人被逼迫喝酒,也不会有人不要脸的逼别人喝酒。吃饭时更多的是简单聊天,说些快乐的事情,或者与交易、发展有关的高智商话题。饭后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麻将、斗地主,而是选择更健康的方式。尽管我也不太清楚健康方式有什么,但徒步、骑车、手工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虽然现在这些听起来很奇怪甚至不可行,不过我想社会总是进步的。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过度饮酒而出现了严重的健康危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酒精的危害,和那种无聊甚至有害的应酬的坏处,转而试着找出合适的健康的应酬方式。最终,我们总会找到健康的令人愉快的应酬方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提到要吃饭聚会就愁眉苦脸的想着如何拒绝别人的敬酒,如何解除醉酒后的不适,女生也不用担心被逼喝醉而被人占了便宜。这样的应酬才是合理的健康的吧?
如果明天不幸被我言中,那个老师下午来“慰问”同学,还非要吃饭。那我绝对会做一个很好的听众,只听人家说话自己绝不多嘴,乖乖吃菜不引人注意。我是绝不喝酒的,如果被逼急了恐怕会直接说“老子就看不起你,怎么着!”的话。估计那样大家都很尴尬。所以,祝我好运吧。那个坑爹的老师最好不要继续发疯,给彼此都留点颜面。我是真的讨厌现在这种恶心人的应酬了。
PS:我倒觉得别花这么多钱万里迢迢的过来,把所有的差旅费折合成人民币发给在广东的实习同学。这样好歹可以弥补一些我们三个多月实习花费的所有费用。要知道这次完全自费的实习让我在面对别人询问实习工资的时候可是狠狠的生过好几场气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