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了味的奥运会

(2012-07-31 17:13:00)
标签:

奥运会

变质了

唯金牌论

社会舆论

杂谈

分类: 纠结的思考
    最近网络、报纸、新闻、电台等等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伦敦奥运会的消息,那种无孔不入的传播方式让我感到一丝荒谬。赛场传来的各种取胜或者失利的消息,总会掀起一场波浪。可是到底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关注的又是什么?奥运会和我们生活之间似乎没有任何交集,放佛不在同一个时空。我突然不明白奥运会的意义了。
    在我看来,奥运会无非是一种国际交流比赛。不同国度的运动员们聚在一起,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一场身心的较量。然而这种比赛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没有得到金牌就会像死了亲妈一样伤心欲绝。奥运是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不是一个得不到第一就是孬种的擂台。成绩很重要,可是最本质的奥运精神却不是可以淡漠遗忘的。奥运的精神可以概括为“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我想更多的是通过一种竞技形式引起世界居民的关注,从而更多的注重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可是看看这几年来,尤其是今年伦敦奥运会我们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新闻!
    据说有个金牌得主会得到巨额奖金,初步估计超过普金年薪400万!这个数目是什么概念呢?这笔资金可以用来修建多少个希望小学、帮助多少个孤寡老人、资助多少个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重症患者?不过这笔钱也不算太多,一辆好点的车子、二十来瓶拉菲、一幢别墅……?可是,我不明白的是一个比赛项目一块金牌真的可以价值这样数目巨大让我等普通百姓瞠目结舌的奖励?运动员的确付出了很辛苦的努力,可是他们待遇已然不低了,还需要运动这种足以让普通人为止铤而走险杀人越货的超级重奖的方式来激烈吗?奖励是一种促进运动员努力的动因,但是数额是不是该有个限度?一个金牌的价值难道比管理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家的价值更大?我也没有继续关注这个消息,因为觉得它很荒谬,不太可能像是正常的人能想得出来的点子。
    然而有这样一幕,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某县宾馆会议室,几十名记者体育局官员围着山村里接来的一对年迈的奥运选手父母。当奥运选手夺奖牌无望后,刹那间只留下年迈父母,以及一骑绝尘的悲凉,甚至,都没人送老人回家!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突然才出现的。今年的奥运会期间还有些媒体对于没能得到金牌的运动员发出了嘲讽的嘘声。有的运动员得到银牌却怆然泪下——因为这不是那块金灿灿的第一!08年还有倒霉的冠军得主因为致辞时没有先感谢国家而是居然胆大包天的感谢自己那不是富翁也不是高官的普通老百姓父母而得到了对内处罚和对外批评!这些可笑的事情不正体现了奥运会的变味吗?我们关注的不只是一向单纯的运动本身,而是变成了金牌带来的一切国际荣誉和自己的政治资本积累。其实我想或许现实不如某些头脑简单的官员预计的那样乐观,就算我们得到了每次最多的金牌和各种奖牌,难道我们在国际格局中就能拥有强硬的低位?那些枪杀我们的百姓、肆意攻击我们的渔民、甚至公然占据我们的领土的国家就会屈服就会退缩吗?而我们百姓的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养老难等种种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吗?当然,奥运会的巨额投入和解决社会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这种夸张的过分关注和畸形的“唯金牌论”让我觉得又可笑又可气。国家重视的其实不是人民的生活、保健问题,而只是那些估计别人都不太在意的奖牌数量。纳税人的血汗钱不能用来养活年老的自己,不能保证自己买到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屋(我们能有的不过是70的使用权——和长期租房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在遇到重大灾难疾病的时候保证自己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和帮助……而这个时候,得到了金牌的人们过着富足快乐而且充满赞誉的生活,多少有点讽刺的感觉吧?我们也别和美国等富有国家对比人家运动员的待遇和奖励,要知道彼此之间居民生活水平都不在一个台阶上。
    我想,是时候使用退烧药来降低这种疯狂的近乎痴傻的奥运热情,回归到正常的思考范围了。为国争光是好事,可不是得不到金牌就成了罪大恶极的坏蛋,也不是得到了金牌我们国家就能证明自己是多么的牛逼。曾经被叫做“东亚病夫”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伤痛,而这个耻辱不是简单的金牌第一就可以抹去的。看看现实中的百姓,有多少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多少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多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我们应该利用奥运的关注度来呼吁居民健康、运动,而不是作为自己炫耀的政治资本。
    当然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普通大学生,我的观点难免偏颇狭隘,但绝对都是我的所思所想。把我的疑惑说出来,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认真思考,然后得到一些收获。不然,随波逐流就不过成为一头快乐的猪罢了。
    变了味的奥运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全靠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