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香格里拉开往稻城。这条路两天前走过一次,路况基本掌握了。除了因修路等侯了一会儿外,还算顺利。傍晚赶到了海拔3800米的稻城,这也是出行以来入住的第一个海拔上三千米的地方。做路书时我考虑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现在住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找到酒店放下行李,马上动身前往尊胜塔林。两天前虽是匆匆路过,但我们已看好了太阳的方向,认定这里落日时分应该很漂亮。
夕阳下的塔林显得恢宏无比。站在塔林前,一种庄严神圣感油然而生。但凡是藏民前来,都先要在台阶下跪拜三次,然后顺时针围着塔林一圈圈的走。面对如此虔诚的信徒,我们一点也不敢随意造次,生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合适,得罪了神灵。拦下一位藏族同胞,寻问能否拍照,回答是可以。还有人主动教我们怎样转塔、转经筒。更让我感动的是几个年轻人,用生硬的汉话对我们喊着:“稻城欢迎您!”真诚而略带羞涩的笑容令人难忘。在藏区,我们只要学会说“扎西德勒”就足够了。
P1
夕阳下的塔林
P2
按照藏族的习俗,我也开始转塔,并在心中不停地祈祷。
P3
日落前的辉煌
P4
日落后塔林在灯光照射下更显得庄严神圣。
P5
前方就是稻城,能远远地看到我们入住的酒店。看得出稻城正在以亚丁为中心发展旅游业。城中大兴土木,修路盖房。今后再去亚丁,吃住行的条件会大大改善。但也让人担心过度开发会毁了最后的香格里拉。丽江、泸沽湖、独克宗就是前车之鉴。
住在稻城的这一晚,我们早早吃了头疼粉和安定,为的是能睡个好觉。高原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白天你可能不会觉得怎么样,但晚上睡觉时会感到很不舒服。
由于公路限时放行,清晨5点半我们就摸黑出发了,为的是8点前能通过奔戈乡的限行点。也就是这一天,被我形容成惊喜、惊恐的一天。喜的是一路景色依然迷人,特别是日出前的高原风光我是第一次看到,欣喜无比。这一天我们跨过金沙江大桥,进入了西藏,实现了站在西藏土地上的愿望。惊恐的事从稻城就开始了。整个稻城就一个加油站,居然没有汽油供应。同桌算了算,能坚持跑到理塘。这一路我都揪着心,生怕出什么意外。万幸的是在理塘加到了油,虽然还是93号的,总比没有强。接下来的惊恐除了糟糕的路况和身体出现的高反症状,还有让我们都紧张的手心出汗的情况出现。而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在于同桌的固执已见。真是让我又气又急。
还是按着时间顺序一点点回忆吧。
P6
黎明前的高原景色。我站在瑟瑟寒风中,久久不愿离去。
P7 云海下就是我们两天前绕道走过的开满野花的草甸。转过山去,车一头扎进了云海,我感觉象坐着潜艇进入了海底,周围朦胧一片。
P8
一屡晨雾将我们带入仙境。
P9
由于海拔太高,只要太阳一露脸,就已是大亮了。
P10
这里光影变化下的景色不比新都桥差 。
P11
天已大亮,看着时间足够,我们停在甲洼乡路边的一家小店吃早餐。店内有几个和我们一样从稻城出来的安徽籍自驾游客。其中的两位女同胞在稻城一晚上没睡好,头疼难忍。他们带着血压计,正在挨个测量,血压普遍升高。同桌和老苏宽慰他们,给了一些建议。我和妹妹过去凑个热闹,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了一大跳。我早上刚吃过降压药,高压160,低压110。主要是妹妹,高压190多,低压120多。我们几个都有些紧张了。平时她血压就不太稳定,自已也不在意,降压药吃吃停停,为此我没少说她。我赶快回到车中拿降压药,督促妹妹吃下,并要求她必须天天坚持吃药,否则一出事就是要命的事。另外拿了一些头疼粉送给那几个安徽人,看来红景天对他们没起什么作用。出门时我想带上血压计,但一想那会时常自己吓唬自己,又放下了。有些后悔、后怕了。
P12
甲洼乡沿路风光
P13
建在318国道上的理塘西城门。出了这道门,我们将继续沿着川藏南线向西前行。
P14
不知名的雪山。

P15
站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身后的山峰都显得矮小了。
P16
毛垭草原。千回百转的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P17
水草丰美,牦牛遍地。 面对眼前的一切,有时你会产生幻觉。
P18
海子山下的姊妹湖,有人也称其为眼镜湖。做为非常出名的地理坐标,它经常出现在各种地理、旅游类书刊杂志的封面上。 静静的湖水如湛蓝的绿松石,镶嵌在群山之中。我不禁联想到藏民那么钟爱绿松石,一定和高原上的蓝天和湖水有关。
P19
318国道沿湖边走过。雅拉雪山巍巍耸立,多像是守护姊妹湖的勇士。
翻过海子山就到了巴塘。这也是入藏前最后一个川西的县城了。我们在此午餐,还转了农贸市场。市场内的瓜果蔬菜品种还算丰富,价格肯定比内地要贵一些。按计划我们应该在巴塘休息,这里海拔2560米,适合住宿。但一看时间还早,决定继续向前,到芒康再停留。
P20
离开巴塘不久,金沙江大桥横在了眼前。过了桥,我们就进入西藏了。我一人下了车,我要步行过桥。一是要感受走入西藏的欣喜,二来要替一位战友大姐完成一个心愿。这里和其它地方不同,桥身只要是能写字的地方都被五艳六色的字体覆盖。从每个人所写的字中能真切感受到行至此处所经历的艰辛和欢喜。有人干脆将鞋挂在桥边,那一定是徒步进藏的勇士挂的。
一进入西藏,就感受到了与四川的不同。在川西高原上几乎没看到交警,监控头也很少,车速完全靠开车人掌控。而西藏发明了领限速条的方法,多少公里用多长时间通过,条上写的清清楚楚。不论路况好坏,基本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左右。你也别抱侥幸心理,因为每个限速点都有执勤的警察,特别尽职尽责。几乎没有提前换卡的可能,如早到可停在路边休息一会。这样也好,看到好景色就停车玩一会。
P21 这位衣着漂亮的放牧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如今藏族年轻一代也很时尚,使用手机非常普遍,沿途休息就餐的餐馆内基本都有wifi。
P22
坐在路边休息的老人,手中不停地转动着经筒。
P23
放牧点。
按着限速时间来到了芒康。这个小县城是交通枢纽,滇藏线在此与川藏线汇合。本来说好了要在这里休息,不知同桌怎么想的,非要继续往下走。也许他看了导航仪上的地图,认为距离左贡只有158公里,此时还不到5点,天大黑之前可以到达。我表示反对。天不亮就出发了,一路高海拔很消耗体力,需要休息了。再说这条路变化多端,一般人都是傍晚前停下休息,避免走夜路。同桌坚持要走,妹妹和老苏也没表态。我放弃了原则。
让我担心的事儿成了现实。路况时好时坏,崎岖的山路上车速提不起来,两个多小时才走了一半路程。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路边山坡上出现了一个度假山庄,有人在里面活动。我们三人强烈要求停下不走了。同桌坚持说前面一定还会有住宿的地方,再走走看。他的固执让我真生气。出行前的饯行宴上,大家都说让我担任此行总指挥,遇到分歧时以我的意见为准。出行路书是我一人制订的,我知道下面的路要面对的是什么。争执中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天黑了,再也看不到路边还有人烟。妹妹拽着我的手,让我不要说话,怕影响他开车的情绪。我也只好沉默,心中祈祷着一路平安。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走着走着,所有的通讯信号都没有了,几个导航仪、海拔表也全部罢了工。凭经验,这里应该是高海拔的无人区。车窗外漆黑一片,只能凭借车灯看清前面的一点路,路况也不太好。车内鸦雀无声,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前方。看的出同桌也有些紧张了,车速越来越慢。
忽然,我闻到了车中有汽油味。难到是颠簸路段伤到了油箱?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几个人打着手电爬在地上检查车辆,没看出有漏油的迹象。同桌发动了车,我们观察到味道是从排气管出来的。最后分析可能是海拔太高,汽油燃烧不全,压力大使得气体倒灌到了车内。心里七上八下的十分不安。要是真出现意外,连叫救援都没有机会,只能等待过往车辆帮忙。可这一路上几乎就是我们一辆车在跑。
正在瞎琢磨之时,远处时隐时现的出现一束亮光。一位藏族妇女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打着手电走到我们身边。她们不会说汉话,就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我们笑。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根本看不清周边的状况。听骑行进藏的人提起过,他们经常投宿在路边藏民家中,很安全。也许看我们在此地徘徊,以为是想找地方住宿。
观察了一会,还是没有漏油现象出现,决定继续前行。临走前,我递给小姑娘一些糖果和文具。在她们不停的招手和“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我们又开始了冒险的旅程。
P24
借着车灯,终于看到了一块标牌。原来我们已到达了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东达山山口。这是十几天来翻越的第一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山。此时我已没有了恐惧,也顾不上高反造成的头晕,内心兴奋不已。因为一过东达山,左贡就不远了。
到达左贡已是晚上快十点了。这里海拔3900米,比稻城还高一些。由于事先没有料到会走到这儿,等想订宾馆时又一直没有信号。在小县城内跑了个遍也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最后在城外一家客栈内找到最后两间房。不管条件如何、价钱高低,总算没有流落街头。
580公里,16个小时。这一天让我们都精疲力竭。一放松下来我才感觉到牙疼,估计是一路紧张咬牙咬的。看着同桌疲惫的表情,我也不忍再说什么了。毕竟他安全地将大家带到了左贡。说实在的,我是真佩服他的车技。他居然摸黑开车翻越了觉巴山和东达山。那些修建在悬崖绝壁上的盘山公路,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至于他不听指挥,冒险走夜路,我更相信他是让高反给闹糊涂了。
第二天,我严肃地对同桌说:再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出现了。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神情,好像正在反思黑暗中的那段惊险旅程。
下面这张照片是博中好友江南雪大姐拍摄的觉巴山盘山公路,我们摸黑走过了。

9月13日至9月14日行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