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时节到了。民间有“谷雨前后,点瓜种豆”的谚语。时下流行在城郊租一小片儿地,自己种瓜种菜。既参加劳动,锻炼了身体;又收获绿色蔬菜,自给自足。好几位战友、朋友现在都在自留地里忙活着,有人都种了好几年了,我也享受过人家的丰收果实。曾经向往过:租一小片地,种上一些瓜菜,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想法不错,先不说会不会种的问题,这地只要是一种上,就真把人拴住了。象我这样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自己又酷爱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中不确定因素太多的人,目前还真不适合老老实实的呆在地里忙碌。今年到现在,忙的连花儿都没拍一张,眼看着就过了一个没有出去赏花儿的春天。
特长丝瓜,很多朋友都知道它出自哪里。博中战友“红小鬼”前年夏秋季的几篇小文引起大家一片赞叹声。那长的“受不了”的丝瓜,真是爱煞个人。我一直关注着丝瓜的成长过程,直到最后结了籽。红小鬼承诺想要种子者,本地送上门,外埠可邮寄。我报名要了种子,想尝试一下种种长丝瓜。

丝瓜种子随贺年卡邮寄到了。15粒种子整齐牢固的粘贴着,看的出战友是个认真心细的人。和“红小鬼”虽未曾谋过面,但同在庄里当兵,有不少共同相识的战友。后来在“会声会影”学习班又成为了同学。
去年春天一到,我就琢磨着要种丝瓜了。老爸说给他几粒来种,让我一票否决了。他种了几棵辣椒都让全家人操碎了心,这长丝瓜,又爬高、又搭架的,老爸绝对不能胜任。后来陪他去海边过夏天,也就把这事儿忘了。老爸忘了,我可没忘。谷雨节气后,叮嘱家中亲戚开始种丝瓜。

先在花盆中培育小苗。这小苗是我看着长出来的,过后的成长过程我几乎没看到,成天东奔西走,顾不上看丝瓜了。

我一再强调这是长丝瓜,但亲戚们想象不到能长到哪去。看样子是想借这个铁栏杆让丝瓜爬上去。我赶快叮嘱挪地方,一定要搭架子。

搭了小架子,让丝瓜先长着。后来电话中说丝瓜长的很快,还没顾上搭高架子呢,它已顺着枣树爬上去了。结了不少丝瓜,长的就是和一般丝瓜不一样,味道也不错。
当初大家得到种子时还相互调侃逗乐,要比赛看谁种的丝瓜最长。我忙忙碌碌,几乎一直离京在外,种下的丝瓜没记录下成长过程,也不知大家收获如何。等我从新疆回来,已是国庆节后了,慌忙用手机给留着打籽的长丝瓜拍个照片。



够长吧?我用竹竿比下长度,用卷尺一量,2.6米。据家人说这不是最长的,只是因为它长的比较粗壮,留下打籽的。手机拍不全,分拍几张,好歹拼上也算是留下纪念吧。

邻居家也种了两棵。等我去看时,架子上也只剩下打籽的丝瓜了。

树中间还留下一根。由于离地面太近了,折过去长的也挺好。

还不算太老,幸运的我尝到了长丝瓜的味道。海米丝瓜、丝瓜炒鸡蛋、丝瓜油条汤......口感发甜,清香爽脆。真是不好意思,不劳而获了。
去年的成果,今年才晒。一是要感谢战友赠送种子;二来也是为了提醒自己,又到了种长丝瓜的时候了。
红小鬼有关长丝瓜的博文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