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是我们东北之行的最后一站。
对于城市旅游我一直不太感兴趣,感觉现代化进程让城市面貌千篇一律。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车水马龙。但哈尔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得这座城市多了一些异国情调,特别是走在中央大街和索菲亚教堂广场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哈尔滨最吸引人的季节应该在冬季,能想象出那些冰灯的璀璨和晶莹剔透。多少年了,我一直没勇气冬天造访,怕冷。
老父亲经常提到这座城市。作为哈军工的第二期学员,他在这里呆了七年,很有感情。听说我们要在哈尔滨停留,直嘱咐我们要看这个,要转那个,还特意提起想吃秋林的红肠和糖果。这点儿愿望一定要满足他。
在哈期间,两次游览索菲亚教堂,多次行走在中央大街上,欣赏到了一些不同于其它城市的特色,留下很好的印象。

P1
中央大街,充满异国情调。年轻人穿着时尚,我们这样的游客混在其中,一眼就能认出来。

P2

P3

P4
大家都排队买马迭尔面包和冰棍,我也尝尝。其实就是久违了的、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一份怀旧的味道。

P5
清晨的中央大街。相比人潮涌动的热闹场面,我更喜欢这份宁静。

P6

P7

P8
夜晚的中央大街比白天更热闹。马迭尔宾馆的露台上,来自俄罗斯的歌手正在进行表演。

P9
伴随着激情音乐,几名俄罗斯演员疯狂舞动着,下面已有年轻人跟着撒欢儿,大有要过狂欢节的味道。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曾在许多地方看过索菲亚教堂的图片,很喜欢。一到哈尔滨,就冒雨来到教堂广场。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该教堂虽属于拜占庭风格,但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的“帐篷顶”、“洋葱头”的传统造型,它也成为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这座百年教堂被现在化建筑包围着,更透出它的沧桑和异域风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P16

P17
教堂广场

P18
明星是这样炼成的。我不追星,也不知她是谁,但冒雨在那忽上忽下转着圈的被导演摆弄着,也不容易。她在唱一首歌颂哈尔滨的歌,当然是随着录音对口形的。

P19
暴雨中的教堂一角

P20
清晨的教堂

P21

P22

P23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为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老父亲一再提醒我们替他到这里看看,当年他参加了抗洪抢险,并被通令嘉奖。

P24

P25

P26 松花江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