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补读—以杜汝楫先生为重点(二十二)

标签:
杜汝楫钱端升亲笔函敬重怀念 |
(二十二)
今天是清明节。经几个月的“补读”,对杜汝楫先生有了更多了解,也因此更加怀念杜汝楫先生!
杜汝楫先生70岁时旧影,借自艾群
上一节已经提及,杜汝楫先生夫妇去国之后与许清教授有书信往来。艾群以记者的敏锐,翻拍了杜汝楫夫妇的多封亲笔函。感谢艾群的信任和厚谊,不仅重新“翻箱倒柜”地找到了翻拍件,而且慷慨地惠赐于我。这些极其珍贵的亲笔函,不仅如许清教授所言,“他的信是他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而且是“走进”杜汝楫先生的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资料!杜汝楫先生亲笔函——包括杜先生妻子的亲笔函——的研读是一项需要时间的专门研究工作,以下仅就上文提及的杜汝楫与钱端升及亲属交往一事,恭录亲笔函相关内容如下:
许清兄:
昨接钱师母家来的讣告,十分悲痛;我已写信给钱师母陈公蕙女士表示哀悼。我不知何时举行追悼会,但我估计是来不及的了。你虽不是他的学生,但曾经在一个教研室,其后来往也多,钱先生夫妇对你印象甚好。以后请你时常打电话问问有什么事,若有事即可转学校党委办公室协助。周仁与钱师母也相熟,有事与周仁商量亦可……
杜汝楫先生亲笔函翻拍件(部分)
(白按:从信封邮戳的时间分析,此信应该于1990年3月2日收到。)
……以后在政法大学,我只和你通信了。钱师母处,你有便去看望她时,千万别忘记替我问候!
……
(白按:原信未署时间,从信封分析,应该于1990年9月收到)
你最近有无去看望钱师母?你不妨和周仁约好去看望她,可到校党委要小汽车来回。在你看望她时,请代我问候。学校各老同事,尤其是江平和陈光中,都请你代我致候和致敬……
(白按:从信封分析,此信于1990年11月23日收到)
你最近去看过钱师母否?不知她近况如何。你可和周仁商量,一同去看望她,可以向校党委吴兆(昭)明要车。如你们去看望她,请你为我转达我对她的问候。至盼!对她的近况及身体状况等等,请你来信告我。……
(白按:此信没有署时间,推断时间约为上引信前后)
许老师、汪老师:
……钱师母来信中提到你积极帮助她解决……麻烦问题,说你为人诚恳乐助。你确实是这样,我们多年交往,早已是“知己”了,对吗?
……
杜汝楫先生夫人亲笔函翻拍件(部分)
(白按:此信之所以由杜汝楫先生夫人寄出,从信里的内容可知,杜汝楫先生其间做了大手术)
……钱师母处,请代问候。我在住院前曾有信给她。……的事,得你从中帮助,实为难得。余后谈,手仍发抖,不成书,请谅……
杜汝楫先生大病初愈后致许清教授亲笔函翻拍件(部分)
(白按:此信不完整,没有落款。结合前引信,应该是杜先生大病初愈后手写并寄出)
许清:
来信收到,从你的信里,不但知道钱老著作出版会,还收到你寄来的钱老生前“自序”复印件及你所谈到的许多事情……
杜汝楫
十一日
(白按:结合信的内容和其他信的关系,我初步推断此信写于1991年)
……几十万字的翻译竟因上面指示而白白浪费,而上面的指示又是变幻无常。在不能预测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实在难受。想当年钱老带领之下搞了百万字的编译,也因时代变幻而白白浪费,令人终生遗憾,尤其是钱老!这类的事,恐怕世上少有,只属中国特色!……
杜 12月31日
(白按:我推断此信写于1991年)
我今年已七十二岁(快七十三岁了!)。不知还能活多久?!
钱师母近况如何?她的孙子有工作吗?你若有所知,请顺便告我。若你去看她,请代问候。
祝好!
……
(白按:1992年是我的推断;下同)
……寄来的照片(你夫妻及钱师母在昌平校门)早已收到,钱师母显得老了,但看来还健康。你为她……帮了不少忙,实难为你。
钱师母处,你去看望她否?前些日子我给她寄贺年卡,她也给我寄,还附上几句话;知她身体还安好。
……国内各人情况如何?有什么新消息?请告。有谁退休?你们工作忙吗?钱师母处你最近去过没有?新年前我曾寄一贺年卡给她,不知她收到否?(前年——94年——我寄一贺年卡并附一张照片给她,可惜寄失了!)
……
据我的初步研读,艾群翻拍的杜先生亲笔函仅是其与许清教授来往信函的一部分,翻拍的信函也有明显缺页以及页面不完整之处。仅部分翻拍件中就有12封明确提及了钱端升师和钱师母等,对师长的敬重之情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动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