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别东吴老先生—追忆郭念祖教授(四)

(2022-12-29 09:38:59)
标签:

郭念祖

姚启型

萨赉德

倪征yu(日加奥)

院史

(四)

郭念祖先生不仅对东吴法学院1944届和1947届的同学了如指掌,对其他相邻各届的同学也如数家珍。我2017年拜访时郭念祖先生面告:1945届毕业成绩最优者为梅玉芬、冯尔泰和张志陶;1946届毕业成绩最优者为王以德、杨昌烈和徐姓同学(郭先生当时提到了名字,笔记是事后补记,补记时已记不清名字了。)。其他如1945届的高文彬,1946届的王毓驊、居同匮,1948届的周承文——1944年获圣约翰大学理学士——等,郭先生也都相当熟悉。业师方面,郭先生特别提及了姚启型(有时写作姚启胤)和刘世芳教授。正是在此次拜访中,郭先生谈及自己的一段特殊经历:曾供职于萨赉德的(律师)事务所!痛别东吴老先生—追忆郭念祖教授(四)

萨赉德博士,翻拍自《东吴年刊(1929)》

萨赉德——也有译为萨莱德——与东吴法学院的关系非同寻常。东吴先贤、也是《元照英美法词典》学术顾问之一的倪征YU(日加奥)先生在其名作《淡泊从容莅海牙》里有生动的叙述:

……第三任教务长是美国人萨莱德(Sellett)。后来增设院长,由东吴法学院第三届毕业生吴经熊担任,教务长则由第五届毕业生盛振为担任。

1925年秋东吴法学院开学那一天,大家有些紧张。这不是因为一年级学生新来怕生,而是因为那年学院授课改用一种新方法,叫“案例制”(case system)。这种新的教授法,在中国法律学校还是新尝试。是年一年级课程共有六七门,其中有四门要用英美法案例讲授:契约法、侵权行为法、家庭法和英美刑法。四本原版西书,重数十斤,价值超过一学期的学费。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是英美民法的核心,不用说,是重点课程。契约法历来由上海有名的梅华铨律师讲授,很受学生欢迎。但是他用的课本是关于英美契约法的教本,不是法院判决的实例。他对“改制”很有意见,但他看到这是大势所趋,只得辞职让贤。这一不寻常的行动,没有难倒当时担任教务长的萨莱德,他说:“如果没有人愿意用判例法教,那么,只好我来教”。

大家对他有些耽心,因为这是在中国用判例来讲授的大课。这年一年级初次用判例来讲授的还有侵权行为法、家庭法和刑法,前面已经提到过。但这些课程内容涉及人生经常遇到和看到的问题,本身就是饶有兴趣而容易弄懂的,而契约法则涉及工商业争端里许多法律技术性问题,包括大陆法债编里几乎所有内容。萨莱德却举重若轻,他先让临时指定的学生用英语陈述案情及判决内容,然后他用轻松的语调,深入浅出的方法总结判例所表达的法律原则。

讲到这里我想插一段话。我当年的同学中有苏州人姚启胤(白按:也是《词典》学术顾问之一),也是沪江大学转来东吴。他对萨莱德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常常在课外学着萨莱德的口气和姿态来逗人一笑。他也非常用功,东吴毕业后,他留美去密歇根大学,回国后在东吴法学院教授英美契约法,他的夫人就是他班上的学生。后来他去美国在圣安东尼奥大学教契约法,现已退休,仍居原地养老,和我不时通信。他可称是萨莱德的传人。中国人在美国教英美契约法的,他可称是第一人痛别东吴老先生—追忆郭念祖教授(四)

姚启型博士,翻拍自《东吴法学院年刊(1944)》

萨莱德原是犹太人,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与东吴法学院第四届毕业生何世侦、何世枚两兄弟同学,应何氏兄弟建议来上海当律师,并在东吴法学院教课,后来兼任教务长。美国成立“驻华法院”后,他担任检察官职务,直至珍珠港战事发生时为止。二战结束时,他还在上海……痛别东吴老先生—追忆郭念祖教授(四)

书影

就法学教育而言,郭念祖不仅是亲炙姚启型、刘世芳等大师教益的弟子,而且有机会受教于萨赉德,这样的机缘在东吴法学院弟子中也十分罕见。这也解释了郭先生何以对东吴法学院院史烂熟于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