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2022-09-05 11:10:57)
标签:

中国刑罚史

宁汉林

手稿

魏克家

词典

暑假期间,我曾两次拜访法学院老院长(第四任)、1955级学长魏克家教授。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今年1月拜访魏老师时本人摄于魏老师寓所门前

今年1月,魏老师惠赐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宁汉林先生的未刊《中国刑罚史》手稿!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宁汉林先生手稿翻拍件

因手稿系高度近视的宁先生晚年手写的,字迹不易辨认——还有相邻两个字叠加的情形,加之刑罚学专业性极强,内容又涉及古文献和外国刑法学,我的阅读速度极慢,几乎是逐字辨认,且常常无法辨认而被迫中断。

魏老师与宁汉林先生不仅有师生之缘——当年受教于宁先生的中国刑法课,而且有湖南邵阳同乡之谊,更是学术事业的合作者——《中国刑法简史》(以下简称《简史》)的共同作者。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书影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应我的请求,魏老师在我购买的二手书上签名,时在“课间”

无疑,无论是手稿的字迹辨认,抑或是书里中国刑罚学和刑罚史的内容,魏老师都是最好的老师。也因此,在京城酷暑难耐的三伏天,我前往魏老师寓所两次请老师为我单独“授课”,逐字逐句地辨认和讲解《中国刑罚史》。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课堂上,老师手持放大镜辨认手迹,学生戴着老花镜做笔记,也是学校暑期一道“风景”

课堂上,魏老师讲授了手稿的细节:凡引用古文献的地方,宁老师全都是凭记忆书写,最好以正式出版物核对。宁老师耳背,但记忆超好,古文献极熟,常常脱口而出。亲聆魏老师授课发现,魏老师对古文献同样相当熟稔,诸如《尚书》《周礼》的相关内容,也是信手拈来。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课间,为核对文献,魏老师翻出《唐律疏议》查找原文

课后补读得知,魏老师与宁先生合著的《中国刑法简史》也有相关文字和内容。

《简史》云:

精通现代刑法而又谙练声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的蔡枢衡教授,在刑法史研究方面开拓了一条新路,对于后人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学习、总结、借鉴前人,特别是蔡枢衡教授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我们自己的体会,我们认为……

宁汉林先生的专著之一《中国刑法通史(第二分册)》(以下简称《通史》)序言直言:

精通现代刑法学的蔡枢衡教授,对于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一九五二年后,他对西周以前的刑法史,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写了《中国刑法史》,并对《尚书》中的《洪范》、《吕刑》进行了新的解释。我在研究先秦时期刑法史时,遇有疑难问题,即向蔡先生请教。……我对《尚书》中的《洪范》和《吕刑》所作的有关解释,就是以蔡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书影

就中国刑法和中国刑法史而言,宁汉林先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求学期间得到蔡枢衡先生的亲炙,毕业后多年继续求教于业师并有《通史》等著述面世,可谓蔡枢衡先生中国刑法史的嫡系传人。魏克家教授受教于宁汉林先生,其后不仅共同从事刑法学教学且有合著《简史》问世,中国刑法史的传承清晰可见。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书影

补读后愈加认识到此门“新课”于我而言,只能起到“启蒙”的作用。无论是中外刑法史,还是作为文献基础的文字学、声韵学和训诂学,都远非我短期努力可以奏效。但请益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经由《简史》和《通史》,不失为走近蔡枢衡大作《中国刑法史》的最佳途径;更重要的是感悟,在我学习、工作过四十多年的袖珍校园里,潜心治学的学者大有人在,“立得住”的作品——包括因种种原因未能面世的作品——也许就在某位师长的书柜里;一个明显的例证是,收录于《曾炳钧文集》的最后一篇论文《古希腊的法治与民主》就是本人拜访潘华仿先生夫人时,在潘华仿先生寓所意外发现的。

重回校园,为我“遥望”过的中国政法大学新疆校友会捐赠的硅化木留影,浏览新图书馆校史展里的文物亦有新的“发现”。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教学楼,本人摄于7月20日,下同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硅化木之一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硅化木之二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图书馆校史展展板之一

 

关于题目里的“书包”也值得一提。

同样在暑假里,《元照英美法词典》编译室——又称“格兰维尔法律术语服务组”——好友寄来编译室的最新“作品”——《元照英美法词典》纪念包。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纪念包正面

承蒙编译室厚谊,我已获赠数部《词典》——包括最新版。每一版都有内容更新、封面易容和编辑人员变化,也使我可以在感受《词典》精神的同时获得编译室的最新资讯。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2021年版《词典》封面

“纪念包”予人以质朴的印象:以帆布为材料,纯手工打造,可谓绿色环保兼实用。略有不同的是“容量”:宽约42厘米,高约36厘米,以我手头最厚重的2021年版《词典》为例,两大册装入其中,仍有很大空间。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书影

以“纪念包”的落款推测,大概率出自美国元照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大学出版社。静观细节更耐人寻味:对照《词典》2021年版封面,纪念包背面树叶图形的姿态和形状如出一辙,可以合理推断出自一人之手。正面的图形略有变化:和平鸽站立树枝之上。如果可以大胆推测,树木可能是橡树。背上书包上学堂(续完)

纪念包背面

图下是我望而生畏的拉丁文RATIO EST ANIMA LEGIS COMMUNIS如果允许贸然猜测的话,大意可能是理性乃普通法之灵魂”。另一面的拉丁文是CAELUM DAT ORIGINEM CIBI LATA SUNT QUIDEM MARIA ULTRA SINAS,文下的中文为“天赐粮源 九州之外 更有瀛海”,可能是对应的中译文。

这样的“纪念包”是厚谊,也是激励,自然也可作为“书包”。背上“书包”,我心坦然,无论中外文巨著抑或拉丁文和中文里的文字学等“小学”知识,我都知之甚少,理应“上学堂”补习。

母校就是我的“学堂”!

开学之际,以小文向杨鹤皋师、魏克家教授和《词典》编译室好友等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