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剪影(二)

标签:
塔院寺大白塔清水河善财洞顺治 |
上一节因照片太多,仅分享了菩萨顶的部分照片。本节继续分享其他照片。
菩萨顶位于台怀镇寺庙群,寺庙林立,仅此一地就有十多所寺庙。如果逢寺必进,即使粗看,也需一天的时间。我是临时起意且时间有限,绝大部分寺庙只能略过,如路过的圆照寺、罗睺寺等景点。略感遗憾的是,较为重要的显通寺——原来与塔院寺一体——也被略过,仅拍摄数张图片说明“到此一游”。其官网云: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区灵鹫峰脚下,海拔1262米,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亦最大的寺庙。它与河南洛阳白马寺同为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称作“释源宗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五台山佛教协会驻地。
圆照寺主持敬立的《顺治皇帝归山词》
关于塔院寺,官网云:
从明代万历七年(1579)万历皇帝下旨将显通寺的塔院扩建为塔院寺直到现在,塔院寺做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已经发展成为汉、满、蒙、藏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1965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7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白塔全名为释迦文殊舍利宝塔。塔高54.37米,建在方形台基上,台基高1.5米,边长31.5米,周长126米。传说它是阿育王所置的佛舍利塔,在汉明帝以前就建在了五台山上。唐代和元代再建时将原塔藏在腹内,形成塔中塔
大藏经楼全景
从塔院寺出来,经过湍急的清水河,进入善财洞——分上下善财洞。
善财洞牌坊,赵朴初题写书匾
官网关于上善财洞有如下介绍:
相传,当年顺治皇帝因爱妃董鄂氏病故,厌倦了红尘,毅然上五台山出家为僧了。据说他最先到达的是菩萨顶,后来还到过镇海寺、台麓寺、善财洞、清凉寺等寺院,并在善财洞写下一首《归山词》,刻在该寺山门过道的山墙上。全诗长达四十句,现将能够反映出当时情景的诗句抄摘如下:
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乃大地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身家半日闲。
悔恨当初一念差,
黄袍换去紫袈裟。
吾本西天一衲子,
因何流落帝王家!
......
十八年来不自由,
征南战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山去,
管甚千秋与万秋!
顺治皇帝6岁登基,出家时二十四岁,在位十八年!从这些诗句看来,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真实性又更近了一层。
(因发文受阻,采自审后分段上传,请朋友们谅解。)